老红军的传奇人生:记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杨战韬 榜样力量-吉林好人 曹艳英 2243079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吉林好人 > 榜样力量

老红军的传奇人生:记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杨战韬

2016-10-19 | 来源: 吉林日报

  超过103岁的老人已不多见,如果这位老人还参加过东北军、当过地下党,在95岁高龄时参与奥运火炬传递、成为中国内地第一高龄火炬手,那他定会是一段传奇。    

  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杨战韬就拥有这样的传奇人生。    

  杨战韬,原名杨占元,曾用名杨文甫、丁汉,1913年5月24日出生于辽宁省黑山县西杏山村。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杨战韬成了众多流亡学生中的一个。他和一些不愿做亡国奴的同学,偷偷登上火车,一心北上参加抗日斗争。到北平后,杨战韬在北平东北中学高中读书,并参加了“东北大学”学生苗可秀领导的抗日组织“东北学生军”,坚定地参加反对国民党不抵抗学运活动。后来,他进入“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和张学良为安置逃亡进关的东北青年学生、培养抗日骨干力量所办的东北中学,边学习,边参加军事训练。   

  1934年12月杨战韬高中即将毕业时,张学良从应届毕业生中招收一些青年学生到东北军。杨战韬毅然报名参加,随后被送到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特别训练班。    

  1935年4月,杨战韬由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政训处分配到东北军六十七军一二九师六八三团,任见习助理政训员和中尉助理政训员。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杨战韬回西安,被分配到由东北军、西北军和红军组成的“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政治处宣传科”,任少校科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杨战韬又任“东北军青年训练班”第二中队少校中队长。当年春,“东北军青年训练班”随军调到安徽省怀远县,后改名为“东北军军官差遣二队”,杨战韬任少校区队长。   

  1937年“七七”事变后,杨战韬随平津流亡学生南下。同年10月,在山东省高密县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族解放先锋队”,并参加共产党领导的高密县、莒县抗日游击队,任中队政治指导员。同年11月,经伍志刚、邹鲁风两位同志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   

  1938年6月,杨战韬在河南省襄城县任抗日宣传队队长、临颍县第二抗日游击队政治部主任。同年12月,任中共叶县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在叶县一带做地下党工作。在这里,杨战韬指导部分党员取得了合法的抗敌自卫团第五大队第十八中队的领导权,获得了附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1940年11月,杨战韬任地委宣传部长,在河南省伊川、洛阳、嵩县、鲁山一带做地下党工作。    1943—1945年期间,杨战韬先后在陕甘宁边区关中地区参加整风学习班学习,在延安西北行政学院参加抢救运动,在延安大学行政系研究班学习。   

  1945年11月,杨战韬从延安奔赴东北,参加收复东北、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工作。他先后任中共嫩江省扶余县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县委书记兼县长等职。参加、组织和领导了建政剿匪、反奸清算、土地革命、征兵、恢复经济、生产支前等工作,建立巩固了东北革命根据地,有力地支援了辽沈战役。    

  1950年,杨战韬任吉林省民政厅厅长。抗美援朝战争中,中朝苏三方的空军机场全部设在中国境内。杨战韬参加并在一线指挥修建了公主岭战斗机机场、延边轰炸机机场。他在中共东北局和空军司令部的会议上,不畏干扰,坚持陈述切合实际的施工方案,受到空军司令员刘震的肯定:地方同志最了解情况,按地方同志的意见办。从而保证了军用机场顺利完工,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1952—1966年,杨战韬先后任省政府秘书长、副省长之职。    

  上世纪50年代初,在敦化市郊山中,日军在二战中遗留的军火库起火,内存军火一旦爆炸足以将敦化炸平,市区5万多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危在旦夕。在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的紧急会议上,杨战韬临危受命,义无返顾地奔赴敦化军火库现场,了解险情,组织勘察地形,制定治爆方案,安排疏散居民等。在军火库的山地周围挖壕沟,建立隔离带,以最快的速度引爆,彻底销毁山中全部日军遗留的军火,保住了敦化,保证了敦化5万多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出色地完成了党组织交给的任务。    

  1983—1985年,杨战韬当选为吉林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并任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1983—1987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5年,为实现干部队伍的“四化”和新老交替,杨战韬辞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务,离职休养。    

  离休后,杨战韬谢绝了社会各方面的任职邀请,但他非常热心、关心老年体育工作,历任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副主席、执行主席、名誉主席和省网球协会主席,被授予“全国老年人体育开拓者”和“吉林省老年人体育开拓者”的荣誉称号。1995年,他被中国老年体育协会评为“全国最佳健康老人”。    

  在负责全省老年体协工作期间,杨战韬大力推动老年体协组织建设,全省87%的乡镇、86%的街道、35%的建制村成立了老年体协组织,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老年人达到近130万。1984—1988年,杨战韬先后十余次带领吉林省老年人网球队参加全国老年人网球邀请赛和东北三省老年人网球赛,其中5次带领吉林队在全国老年网球比赛中夺得亚军。他还力主吉林省4次成功承办了东北三省老年人网球邀请赛。    

  2008年7月14日,奥运圣火来到长春,时年95岁高龄的杨战韬老人参与了火炬传递,成为中国内地第一高龄火炬手。    2015年,经中央批准,杨战韬享受省长级待遇。    

  如今,杨战韬老人正以顽强的生命力与病魔做着艰苦的斗争。他心中有一个愿望,就是要活到当年他的老首长吕正操将军的年纪——105岁。我们有理由相信,传奇还将继续。 

 陈立忠 吉林日报记者 潘锐 

责任编辑: 曹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