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吉林好人 > 好人快讯

“中国好人”刘阳:以信立业,以诚致远

在吉林省双辽市王奔镇,有一位返乡创业的“新农人”,严格把控菌类种植质量,打造优质产品;面对市场动荡,他坚守契约,宁可亏损仍保质交付;暴雨灾害后,他自费收购菌种确保订单履约,他带动23户脱贫户人均年增...

中国吉林网2025-09-10

“中国好人” 贾金国:让爱心从 “一个人” 到 “一群人”温暖传递

他就是来自长春市的贾金国,吉林省金安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同时也是长春市绿园区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用近二十年的坚守,将 “涓滴之爱” 汇聚成惠及万家的 “志愿洪流”,用实际行动诠释着 “...

中国吉林网2025-09-08

我省两人荣登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

日前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办的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上,我省贾金国、刘阳光荣上榜。

吉林日报2025-09-08

李万升:30多年扎根长春 以创业担当书写志愿人生

从1989年怀揣70元从河南清丰赴长春打拼,到成为带动数百人就业的民营企业家;从四次奔赴抗震救灾一线,到开办11个“爱心食堂”守护环卫工人……30多年来,李万升在创业路上坚守初心,在志愿服务领域步履不停,用实...

中国吉林网2025-09-04

吉林好人 引领风尚|吉林好人曹鑫:以爱之名 温暖六口之家

百善孝为先,她无微不至照料病榻上的亲人;填补亲情空缺,她尽心尽力抚养侄女8年;敞开温暖怀抱,她用爱守护六口之家……她就是白城市洮北区委组织部党总支职员曹鑫,入选2025年第一季度“吉林好人”。

中国吉林网2025-08-28

喜报!长春市绿园区1人荣登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

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于8月27日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办。长春市绿园区1人光荣上榜!

绿园发布2025-08-28

吉林好人 引领风尚| 吉林好人张益豪: 用忠诚与担当守护万家灯火

在白城市消防救援支队大安市消防救援大队长白南街消防救援站,有这样一位消防员,他17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从青涩新兵成长为沉稳果敢的指挥员;他3000余次冲向火海,500余次直面险境,200多双被救的手紧握过他的掌心...

中国吉林网2025-08-27

“好媳妇”姜红:柔肩担重任,30年不离不弃守护家庭

在命运的风雨中,她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破碎的家庭;在困境与苦难中,她用坚韧和爱守护着亡夫的亲人,用善良书写了大爱无言的动人篇章。从孝敬公婆到抚养儿子,她30年如一日,用不离不弃的坚守传递温暖;从自强...

中国吉林网2025-08-26

二十年守护四位至亲——她用陪伴诠释孝道

在二十年的光阴里,她用一双勤劳的手、一颗柔软的心,守护了四位至亲的晚年时光。父亲的病榻前、母亲的日常里、婆婆的床边、公公的饭桌旁,都有她忙碌的身影和不离不弃的陪伴。赵君芳,这位双辽市红旗街道白菜村...

中国吉林网2025-08-26

蓝天志愿映初心

在白山,有这样一位救援先锋,他以热血铸担当,用行动践初心,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他就是白山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后勤组组长王海峰,一位将拯救生命、助人脱困视为终身使命的“逆行者”。王海峰曾荣获“...

吉林日报2025-08-21

吉林好人 引领风尚|危难之中见初心 挺身而出为群众

2025年第一季度“吉林好人”的荣誉光环,追授给了一个再也无法亲手接过的人——原临江市公安局警务保障室辅警李祥深。他36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024年7月24日那个暴雨如注的夜晚。2025年1月16日,吉林省人民政府...

中国吉林网2025-08-21

冰河中的生命守护 长白山公交司机李少全勇救落水儿童

冰冷刺骨的河水,一个幼小生命在挣扎求生,一次毫不犹豫的纵身一跃,托起了一个孩子的生命,更拯救了一个家庭的希望。这位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是长白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智行旅游交通公司的公交车驾驶员—...

中国吉林网2025-08-20

平凡中的微光——五千公里守护红色记忆的“老兵知音”白兆森

62岁的白兆森,是柳爱协会起初创建团队中的一员,十年的坚守,白兆森从青丝奔波至白发,却从未放缓脚步,在平凡的志愿服务中,折射出照亮人心的微光。

中国吉林网2025-08-19

吉林好人 引领风尚|书写人民公仆光辉礼赞

他以生命赴使命,走完人民公仆的最后一程,他生前系临江市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他是夏琨。2024年7月24日,在临江市遭遇持续强降雨、山洪暴发之际,他深夜冒雨奔赴抢险一线,途中突遇公路塌陷,车辆被激...

中国吉林网2025-08-15

“中国好人”候选人张崇安:用初心浇灌乡村文明花

2007年,日子安逸的张崇安总觉得“缺点啥”——乡亲们农闲时没啥好去处,精神生活单调,他萌生了建个文化场所的念头。“钱不够,就用咱老两口的养老钱!”他动员老伴儿,拿出7万元积蓄,在自家院里建起吉林省首家...

中国吉林网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