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长白县八道沟镇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女儿,她十一年如一日,用孝心诠释着最动人的美好篇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有一种爱叫做“孝”。
2007年4月的一天,闫美凤的母亲突发脑梗塞住院,情况紧急。虽然抢救及时,但是母亲一直昏迷不醒。当时的闫美凤只有17岁,可她不顾家人的劝阻,一直守在母亲的身边,悉心照料着,每天都握着母亲的手呼唤她早日醒来。可20多天过去了,母亲依然处于半植物人状态,沉睡着不愿醒来。为了能够唤醒母亲,闫美凤用手机录下了这样一段声音:“妈妈,姑娘想你了,我想你在我身边为我梳头发,想你为我做的家常饭,想你在家门口等我回家的笑容,妈妈你要早日醒来,你要坚强一点,坚持住……”动情的话语让在场的人都红了眼眶。
母亲病倒、父亲年迈,家里的所有重担都压在了闫美凤柔弱的肩膀上,以前事事都要依赖妈妈的小女孩仿佛一夜之间就长大了,从零开始学做家务、照顾病床上的母亲。慢慢地,曾经稚嫩的双手已满是老茧,播种耕地、烧火劈柴这些重活累活对她来说已是家常小事,照顾母亲的日常起居也已得心应手。每天早上,闫美凤都要早早起床,先帮母亲洗脸刷牙、穿好衣服,再为父母做好营养均衡的早餐,自己却顾不上吃一口,要先喂不能自理的母亲。可母亲卧床多年,智力只有3岁孩子的水平,情绪很难控制,时常将刚喂到嘴边的饭吐得满身都是。每当这时,闫美凤都会像哄孩子一样把母亲抱到腿上,一边温言相劝,一边小口小口喂着,有时候一顿饭就要喂一两个小时。
为了母亲能早日恢复健康,没有任何医学常识的闫美凤一有时间就到镇里去学习按摩。她说:“在医院里按摩,8次要600元,实在是太贵,我就自己去学,然后回家给妈妈按摩全身,这样有助于她康复,要不然四肢会僵硬。”而全身按摩是个费时又费力的辛苦活,每次她都累得满头大汗,可她从来没有停歇过,仍然每天坚持着。
为了让母亲能够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瘦弱的闫美凤常常背着母亲出去溜达,由于母亲大小便失禁,她常常走着走着就能感觉背上的潮湿。为了让母亲更舒适些,闫美凤的包里也总会准备着尿布,一有情况就到附近的邻居家为母亲及时更换。邻居们也都很心疼这个坚强的孩子,时常会伸出援手帮助闫美凤。
“我妈妈认识的人很少,却把我记得牢牢的,我开心的时候,她能陪着我笑;看到我流泪,她会跟着我哭,别人的妈妈会给予孩子最温暖的怀抱,我的妈妈却会在我把头伸过去的时候,偶尔亲我一下,但是这个动作妈妈却学了好多年,这就是我的妈妈,一个比我更像孩子的妈妈。我爱你,妈妈,希望你能听到。如果有来世,让我来做妈妈,精心照顾你,不再让你受病痛的折磨……”这是闫美凤日记中的一句话,厚厚的日记本里记录着母亲每一天的变化,也记录着女儿对母亲真挚的爱。
现如今,在闫美凤的精心照料下,母亲的身体状态已大有好转,这让她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了。在这十一年里,闫美凤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但却从不疲倦,没有一次忘记过。闫美凤说:“这些都是妈妈以前为我做过的,只要她还在我身边,就比什么都重要。希望妈妈能坚持住,与病魔作斗争,早日好起来,这就是我现在最大的心愿。”
记者 于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