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6 刘丽伟 敬业奉献(岗位学雷锋)-201712 姜春起 2565885

【2017年第四季度吉林好人网络投票】

096 刘丽伟

2017-12-22 11:07 | 来源: 吉网

  刘丽伟, 女, 汉族,1967年7月生,吉林省红十字会业务处副调研员。

  吉林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从零开始,至目前此项工作在全国属于中上水平,这其中,刘丽伟同志做了大量工作。自2011年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以来,截止目前,已实现器官捐献287例,捐献大器官749个,角膜418个,成功挽救了705名重病患者,使390名眼病患者重见光明。

  由于工作长期大负荷工作,2016年她被查出甲状腺癌,但仍坚持工作。

  坚守职责让生命重生。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被称作“连接死亡与新生的桥梁”。其主要工作就是动员患者亲属能够接受逝世后人体器官捐献的理念,在患者去世后把器官捐献给有需要的病人,使其获得重生。协调员工作常常不分昼夜、不分节假日,为了完善手续、最大限度地缩短取证的时间,风雨兼程、披星戴月是他们工作的常态。有一位家住辽源农村的男性捐献者,因脑出血,生命垂危,到达医院已是晚上9点,半夜12点,捐献者已达到脑死亡状态,没有多少时间了,不顾夜车的危险和身体的疲惫,刘丽伟立即赶往辽源市与捐献者的母亲完成签字手续,赶回医院时已是零晨4点,6点钟实施捐献手术,又参与见证器官捐献的过程……这次捐献使得三个生命得到重生,捐献者的眼角膜为两位失明患者带来光明。

  细心关爱以真情奉献。器官捐献协调员要做捐献者家属的贴心人,给予悲痛中的他们以安慰和精神上的支持,为他们提供细心的帮助和服务。2012年公主岭市一位47岁的农民刘某因骑摩托车意外摔伤致重度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脑死亡后捐献了器官,挽救了三条生命。刘家生活很困难,住的是土坯房,父母都已80岁高龄,均无劳动能力,需要人照顾。8岁的儿子体质羸弱,营养不良,智力只有3—5岁的水平。在向领导汇报后,刘丽伟组织红十字志愿者前往刘某家帮助老人扒苞米;为帮助刘某家解决生活难题,刘丽伟又联系新闻媒体对刘某及其家属的不幸生活进行了报道,得到社会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刘某的儿子被公主岭市育英小学免费接收,解决了孩子的上学难题。

  2016年8月,刘丽伟查出身患甲状腺癌,身体的疼痛和精神的打击使她一度无法控制自己,情绪很低落,手术后进行碘-131核医学治疗在家隔离期间,她经常接到有关器官捐献方面问题的咨询电话,工作使她慢慢平静下来,让她意识到“还有很多工作等着我去做,我怎么可以就这样倒下呢?”一天,刘丽伟接到一位移植受者妻子的电话。这是一位特殊患者,已经进行两次肝移植,正在等待第三次移植,这位患者有个心愿,如果这次手术不成功,就想用他身上有用的器官和角膜去帮助别人,回馈社会。我必须帮助他们完成心愿。”职责使她忘却了病痛,立即向领导汇报并提出建议,委托同事前往医院协助患者家属填写角膜捐献志愿书,在患者移植手术失败后进行了角膜捐献,帮助两位患者重见光明。这件事促动她进一步振奋起精神,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虽然已经经历两次放疗,手术部位还没有完全消肿,说话还有些费劲,但是她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有责任担当,愿为更多有捐献意愿、有移植需要的人去搭建生命的桥梁。

编辑: 姜春起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