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王洪波 孝老爱亲-201712 侯薇 2565684

【2017年第四季度吉林好人网络投票】

160 王洪波

2017-12-22 09:59 | 来源: 吉网

  王洪波,男,汉族,1980年5月出生,吉林省大安市舍力镇富饶街居民。

  王洪波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在这里咱不谈敬业奉献,更不谈爱国之志,只想跟大家分享他的一些真实经历。

  王洪波是在1996年7月份通过国家正规考试,考上了吉林省通榆师范学校。听到这个消息,全家人乐开了花,包括他的父母,他的哥哥,姐姐。可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摆在了他们的面前,上学的钱从哪里出?全家人一筹莫展,父亲刚刚做完大手术,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现在家里可以说是一贫如洗,怎么办?哥哥这时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不念高中了(哥哥已经高三了),出去打工赚钱,供弟弟上学。父亲也把家里唯一可以卖钱的----还在地里效力的马,卖掉了。仅有1900元钱,然后又借了高利贷,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把王洪波送到了吉林省通榆师范学校。

  当时,作为一个刚刚17岁孩子的他并不懂的什么叫知恩图报,只是满心欢喜的去念书。

  着时间的推移,他除了学会知识,更学会了做人的道理。知道了什么是点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所以,当他师范毕业之际就远赴山东打工,与他的哥哥共同偿还家里的债务。(当时哥哥已经25岁了,虽然媒婆踏破了家门坎,但哥哥确说,啥时候把我的弟弟供成人,有了工作再说,哥哥是当时十里八村最能干的,最细心的、最有孝心的孩子),就这样,一家人过着虽清苦但相亲相爱,互敬互助的生活。

  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他的哥哥在2006年突然患上了脑出血,在大庆市龙南医院就诊,当时创下了石油总医院的记录,出血量最多。听到这个噩耗,他们全家人再一次陷入了窘境,所有的亲戚朋友一致认为,放弃治疗,他的爸爸妈妈也在两难境地,救与不救难以选择,救!医生说极有可能终生瘫痪,甚至植物人,更可能人财两空,不救!留下终生遗憾!爸爸妈妈把医生的话通过电话告诉了王洪波,王洪波的态度斩钉截铁、毫不犹豫,他说:“救!必须救,哥哥为了我,为了这个家,付出了那么多,今天有这样的不幸,不论生命、健康怎样,我都要救!没钱我借,将来的债我还!他将来的健康我负责,他的晚年我照顾!”话语中平淡且带着些许沉重!

  苦心人天不负,哥哥经过45天的抢救,终于在死亡线上把他拉回来了,可是也留下了终生智力残疾,就像6、7岁的小孩子似的,同时右腿也留下了后遗症。他的嫂嫂不声不响的离开了这个家,更可悲的是连她仅仅6岁的儿子也不管不顾了,天下哪有这样狠心的妈妈!!怎么办?后期的事情又再一次的把他的热情浇灭了。他无语了!他又面临这人生的第二次抉择,但他还是依然那么的果断,他说服了妻子,把亲人接回家。

  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已属不易,更重要的是哥哥生活不能自理:他每天必须照顾,侍候哥哥的生活,一日三餐,要一勺勺的喂,还要耐心的调理,每天要像哄小孩似的帮助哥哥把饭吃完,还要抽时间有规律的帮助哥哥上厕所,接尿接屎,天天如此。可贵的不是某种情感的表达,而是长时间的坚持和付出。王洪波为了哥哥能早日康复,创造生命的奇迹,他赌上了自己的健康。

  每天早上,他还要给哥哥擦试一遍身体,从头到脚,一丝不苟,水的温度还要用温度计准确的测量,毛巾定期更换,既让哥舒服,又要保持卫生清洁。他细心又周到,耐心又真诚,他的哥哥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

  每天下班还要完成一天中未完成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做康复训练,这太需要时间了,要求护理者必须、细致。手脚、四肢的按摩、力度方法他都精心求教于医生。每天坚持为哥哥训练,有意识的鼓励哥哥独立运动和行走, 经常叮嘱哥哥要有自立的想法和行为。生命在爱心的培养下,往往会出现令人欣慰的奇迹。

  终于在三个月后,哥哥已经能拄着拐杖能走路,一直到现在,简单的生活都能够自理。但总是走,还时不时的找不着家,最危险的一次是,王洪波到县里讲课,回来的时候他的父母正在找哥哥,给王洪波急的满脸是汗,他所在学校的校长看到这种场景,也同情起来,发动全校老师出去找,经过15个小时的寻找,最后在一个30多里地的一个村子里的柴堆里找到了。兄弟俩抱头痛哭,哥哥喊:“我怕怕!怕怕!”弟弟哭:“哥哥,你再也不要走了”!关于他的侄子,整天嚷着找妈妈,他们夫妻又当爸爸、妈妈,生活的重负压的他们夫妻二人看起来老了很多很多。至今,他与他的哥哥、父母、侄子生活在一起,如今孩子已经17岁了!王洪波又通过努力,给他送到技术校念书,在白城一家个体修车店修车。他们一家人虽无大富,但也生活的快乐、温馨!

  当然,这些事情,都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还有在后面默默付出的人,那就是他的妻子,他与他的妻子在学校从相识、相知、到相爱,历经5个年头,最后才修成正果,走进婚姻的殿堂,他们的爱,感动了上天,于是,赐予他们一个优秀、品学兼优的儿子,在他的身体力行下,孩子也被评为大安市优秀学生,大安市文明之星,还是一个大安市拾金不昧的好少年!

  他的妻子为这个家付出,从不怨天尤人,一直默默的孝敬他的父母,照顾他的儿子,照顾他的哥哥,照顾家里的一切。如今这个家已经走过了11个春秋了,他们一家是令人羡慕的一家,和谐,团结,向上,文明的一家!

  这就印证一句话:有爱就有幸福!

编辑: 侯薇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