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节点,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更显得尤为重要。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阐释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为培养堪当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吹响了嘹亮号角。
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是由道德义务规范支撑着。正因此,社会公德不仅是公共场合的“注意事项”、出行出游的“文明守则”、与人往来的“交际法则”,更是对全社会“公共意识”深层次、系统性的理解与守护。近年来发生的无视公德、漠视规则、公然挑战公序良俗的事件,一再表明,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每一朵“雪花”都应愧对“雪崩”。维护文明和谐的公共秩序是每个人的分内之事。没有个体文明素养的提升,就没有全社会文明程度的跨越。
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道德的养成,绝非一时之功,绝非一事之力,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既需要教育引导,也需要有效治理。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既是历史演进的结果,也是正向激励、不断涵养、持续管理的结果。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扶正祛邪、惩恶扬善,让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行动自觉和行为习惯,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个人空间,每个人都争做文明道德的传播者、践行者和维护者。
“仓廪实而知礼节”,每个时代都有相匹配的时代精神与文明风尚。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当代中国在价值观念上的最大公约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成事兴业,关键在人。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重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把实现个人理想融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明德修身、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信念理念。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每个人有了理想信念和信念理念,精神上才知所趋向,行动上才知其所为。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从自身做起,从点滴着力,崇德向善,知行合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血液、刻入骨髓、注入灵魂,让以德立身、践德立信真正成为人们共同推崇的新时代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