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边检总站延边边境管理支队和龙大队古城里边境派出所民警
魏昊天,男,汉族,1994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吉林边检总站延边边境管理支队和龙大队古城里边境派出所民警。从警12年,他始终将百姓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从2019年开始,他义务为村民理发,并将理发室拓展成意见收集站、纠纷调整站、政策宣传站……他用一把剪子,解开了边境村民的愁与难;用一把推子,推出了振兴乡村的致富路。他曾荣获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23年度,入选“延边好人·最美守边人”。
一间理发室,浓浓警民情
魏昊天是大洞村的责任民警。大洞村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是边境村庄。村里有百余户村民,大多为朝鲜族,年龄大多在50周岁以上,最大的有80多岁。村内没有理发店,村民想理发,就要到80多公里外的崇善镇,山路蜿蜒,要是赶上大雪封路、地面结冰,出行一趟更是难上加难。他在入户走访时发现,有的老人为了省钱,就用生锈的剪子理发,一不小心很容易划伤自己。理发,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在大洞村却成了家家户户的烦心事。
他以前在上军校时,就和战友买个推子互相理发,算是有一点理发基础。为了让村民省一点钱,他便自费购买理发工具,利用上门走访时机,给有需要的村民理发。一面镜子,一把剪刀,一把推子,这些是他一定会带在背包里的三件物品。刚开始手艺生疏,他只敢给大爷们理一些简单的短发,但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他也可以给大娘们、小朋友们理发了。为了不让村民空等,魏昊天每次下村前,都会在便民微信群里通知,有需求的村民就在群里预约理发。
为了方便魏昊天给村民们理发,古城里边境派出所与当地村委会共同决定,在村口的老年活动中心给他增设一个“工作场所”,并在门口挂了一张牌子:昊天理发室。村民们经常围坐在这间小屋,一边聊着家常,一边等着理发。他每个月都会定期去年龄偏大、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家里去理发。
仅2023年,他就义务为群众理发100余次。
百姓无小事,事事挂心头
他利用村民常在理发室拉家常的特点,将理发室拓展为意见收集站、纠纷调解站、政策宣传站,确保能够及时了解并解决118户村民的所愁所急所盼。
2021年,他听到村民说大洞村“称玉米的地秤”两侧水泥路面狭窄,车辆通行困难,存在安全隐患。他随后就联系了崇善镇政府,协调了2台铲车,组织党员工作队对路面进行加宽,3天内就加宽了0.5米,解决了行车安全问题。村民之间“你家牛吃了我家粮”“他家菜占了我家地”等鸡毛蒜皮的小矛盾也在昊天理发室里的谈笑中化解。5年来,魏昊天利用理发室,收集村民意见建议10余条,开展普法宣传100余次,调解矛盾纠纷100余次。
谁家老人患病,谁家孩子要上学,魏昊天的工作日记上记录得详详细细,他已经喜欢上了每天都和乡亲们打交道,村民们也都已经习惯了,有需要就找昊天。找不到昊天,就去理发室看看。
愿为民所盼,奔走在乡间
在大洞村,魏昊天还有另外一重身份,就是村子的党委副书记。了解到大洞村产的大米质量好,销路却一直打不开这一情况后,魏昊天便主动与村委会沟通研究打造本地粮食品牌的计划。从选址到建厂,从选机器到安装,他全程参与。仅用一年时间,大洞村历史上第一家企业“源丰农特产品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打造出富硒稻米特色品牌。为了让老百姓减少加工大米成本,他主动与工厂负责人沟通协调,最终工厂承诺免费为村民加工大米。如今,富硒稻米已经成了大洞村发展经济、群众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仅一年就能为全村村民创收20万元。
2024年春节期间,魏昊天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播发,昊天理发室的故事传遍了大街小巷。魏昊天说,他还想和村民们的心贴得再近一些。于是他翻开了那本朝鲜语学习册,拿出当年琢磨理发手艺的劲头学习朝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