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二季度“吉林好人”选树活动
葛建波

白城市邮政分公司寄递事业部投递员

3.葛建波 工作照.jpg

  葛建波,男,1969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白城市邮政分公司寄递事业部投递员。他在普通的投递岗位上一干就是30年。一封信件,一份责任,他在上岗的第一天便承诺要将每一封信送到收信人手中。他的十几个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满了疑难信件的相关情况。地址不正确、门牌号缺失的“疑难”邮件,按规定可以退回,但他深知退信易、守信难,用股子犟劲儿无论如何都要让“迷失”的邮件找到“主人”。他让近千封“死信”复活,让离散的人员找到亲朋,30年50多万公里邮路,服务100多万人次,差错率为零,他以诚信的力量激励身边的每一个人。2017年,获评“感动吉林邮政十大人物”之一。2023年第四季度,入选“吉林好人”。

  诚信服务,一件快递一份使命

  人无信不立,得到客户的信任尤为重要。最让人记忆犹新的是2009年5月,他收到一份信件,信上字迹磨损严重,但能辨认出寄出地为中国台湾省,他深知这封信对寄信人和收信人的重要性,于是他开始从模糊的字迹中收集线索,经过反复辨别,最终判断出信上只写了“八女大楼商店张某女士转张某收”,而这个单位已是十几年前的单位了,按年代算,收信人可能已经退休。这时周围同事都劝他将信件退回,这样的“死信”很难找到收信人了,可是他想到如果信被退回,这位寄信人就有可能再也联系不到自己在大陆的亲人了。一想到这,他的心就隐隐作痛,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自己的使命达成。经过多方梳理,他终于找到当时对信上的单位组织人员比较熟悉的人。经过咨询,得到的答案是查无此人。正当他一筹莫展之时,有位曾在该商店上班的退休职工回忆起,确实有收件人张女士这样一个人。几经辗转,他终于通过知情人得知了收信人张女士的电话号码。收信人表示这是她在台湾省多年未曾联络上的80多岁的伯父寄给她父亲的信件。现在信件中所寄的原工作单位早就不存在了,没想到今天收到了这封来自亲人的信。在葛建波的努力下,阔别多年的两岸亲人终于通上了音信。此时此刻,张女士已经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她紧紧握住葛建波的手连声表示感谢,感谢葛建波对工作的认真负责,说是他的执着让自己收到了亲人的音信,这让她感动不已。

  诚信助人,铺就爱心邮路

  在这30年的邮路上,葛建波不仅仅把收件人当成客户,更把他们当成亲人和朋友。他的勤劳朴实赢得了大家的信任,经常有人打电话让他帮忙买东西、汇款或写信,他从不拒绝。有时托他带的东西是玻璃瓶装的,由于担心碰坏,细心的他会用旧报纸、泡沫或不穿的旧衣服把瓶子包得严严实实,一个小举动尽显他的勤恳朴实。家住新华街道民生社区的王大爷和老伴一起生活,由于孩子在外地工作,年迈的王大爷每次到银行存款、取款都很吃力。葛建波去王大爷家送邮件,一来二去就和王大爷熟悉了,王大爷看中他的诚信、厚道,自从与他相识,所有存取款业务全是委托他帮忙办理的。王大爷为表感谢送上锦旗,葛建波却憨厚地说:“这都是举手之劳,老人信任我,我不能辜负他的信任。”发生在他身上的这样的事太多太多,他都是以朴实的态度践行他的初心使命。

  诚信奉献,无私坚守平凡岗位

  葛建波同志一心扑在工作上,他拿出“拼命三郎”的劲头,奔走于机关、学校、企业、村屯之间,马不停蹄地为客户投送邮件,经常一忙就是一整天。碰到地址或电话号码没写清楚的邮件,他就到派出所去查,到单位去问。他胃病很重,“白天送邮件,晚上打点滴”对他来说都不是新鲜事。2017年11月他父亲病重,他没有请过一天假。父亲去世时他正在送邮件的路上未能见上最后一面。听闻噩耗,他在路上痛哭流涕,这也成为他一辈子的遗憾。

  30年,10900多个日日夜夜承载着他细致而持久的真诚付出,将一份承诺升华为对情感的执着、对道义的坚守,这份坚守和敬业精神也成为尘世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