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二季度“吉林好人”选树活动
刘延军

吉林热电厂发电分场脱硫班主值班员

  刘延军,男,汉族,中共党员,1964年2月出生,吉林热电厂发电分场脱硫班主值班员。从1995年开始,刘延军每年都坚持无偿献血至少2次,平均每年献血小板4个治疗量,29年来从未间断过,已累计无偿献血近17000ml,血小板80多个治疗量。他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救治了一百多名患者的生命。他曾两次荣立沈阳军区某部队三等功,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并获评“吉林好人”“吉林市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爱的印记,无偿献血颂辉煌

  走进吉林热电厂发电分场脱硫班,提起刘延军,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老刘”。入厂几十年,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憨态可掬的笑容。工友们称他是个“热心肠”,谁有困难,只要他能帮上的,他从不推脱;领导们赞他是个好值班员,他热爱工作,勤勤恳恳,对工作一丝不苟。就是这样一位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退役老兵,却用29年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了凡人经年不息的善举。

  要说岁月留给了刘延军什么,除了年龄的日臻成熟,那就是一次次的献血经历了。一本又一本的献血证、一条接一条的献血记录,串联起他无偿献血的爱心轨迹。记得1995年第一次献血时,他便主动给血站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没想到,这一联系就是29年。从部队到企业,再到现在血站随叫随到,从最初的200ml到现在的400ml,这些用爱堆积起来的数字,凝聚了他的爱心坚守与无私奉献。

  谈起献血经历,最让他难忘的是1998年的一天。当时他正在上班,血站突然打来电话请他帮忙,原来是一个7岁的小女孩得了白血病,急需血小板。刘延军二话不说,立即向班组请假,打车直奔血站。当患者家属拿到血小板后,激动得热泪盈眶,当即就要给他跪下,还连声说着:“感谢恩人!这是救命的血。”这一幕,让刘延军每每回想起来都十分动容。自此,更坚定了他无偿献血救人的决心。2012年8月7日,正在血站献血的刘延军突然接到医院电话,原来是一名大手术患者血止不住,生命垂危,急需血小板,医院和患者家属十分着急。刘延军毫不犹豫地说:“我可以,我去献!”经检查合格后,刘延军捐献了两个治疗量的血小板。他顾不上休息,立即将血小板送到医院,争分夺秒只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

  爱的呼唤,善举感染身边人

  刘延军常说,献血是一件神圣又光荣的事,更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让更多人了解无偿献血,参加无偿献血,用热血去挽救一个个垂危的生命。在刘延军的感召和带动下,他的妻子也成了一名光荣的献血模范,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奖铜奖。2022年血库血液告急,急需用血,刘延军立刻带着妻子申请献血。有人问他,你这么大年纪,身体里存点血不容易,就这么白白地献出去值得吗?他微笑着说,其实,隔一段时间献点血是对身体有好处的,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强化自身造血能力。除去这些原因,无偿献血更是我们党员应该做的。

  爱的缘起,生活细处显本性

  在日常生活中,刘延军也热心助人,积极传播大爱。他把邻居家的孤寡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来照顾,不仅经常给老人购买日常生活用品,还经常为老人洗衣理发,家里做了好吃的也经常会给老人送去。刘延军还主动帮助邻里的“空巢”老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2023年邻居老人因病去世后,他又帮助照看空置的房子,遇到问题及时联系老人在外地的儿子沟通解决。平时他积极主动支援社区工作,帮助社区人员清理楼道的无主废弃物,助力社区环境治理。

  刘延军以实际行动展现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不断践行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用点滴热血传递着温暖,用平凡举动筑造了人间的爱心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