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坚持初心,为全民健身事业热血奉献。
徐旭,女,1975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长春中医药大学健康管理学院教师。徐旭参与志愿服务至今已有11年,创办了吉林省第一家专注为心智障碍者提供志愿服务的公益组织“长春新区喜爱加关爱心智障碍者家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平均每周组织公益活动15场,对心智障碍者家庭完全免费开放,每年受益者超过5000人次。11年来,徐旭累计志愿服务超过1万小时,带动1万余名志愿者参与服务。曾被评为“吉林省优秀志愿者”,其家庭被评为“吉林省最美家庭标兵”“全国五好家庭”。
发现心智障碍者家庭身心问题 勇担使命不迟疑
2016年,在向自闭症儿童家长进行需求调研时,徐旭发现自闭症等心智障碍者的家庭成员存在严重的身心问题。于是,徐旭于2016年发起了“益起走”公益项目,她和她的学生一起组建了志远实践服务团,她和爱心市民组建了天使活力团。每个周末都是徐旭的志愿服务日,免费为心智障碍者组织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
徐旭带领孩子们一起徒步,一起校园游,一起玩定向运动,一起参加马拉松,一起看电影、做手工、学画画、学唱歌,一起出市集、做店员……总之,凡是能够帮助孩子走出来的,凡是能够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徐旭都愿意去尝试、去探索。随着孩子们的进步,家长的口碑相传,参加活动的孩子从几十个增加到几百个,97%的受益者家长表示:孩子的情绪稳定了,社交能力提升了,家长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家庭关系和谐了。
独创“小爱志愿身心康复模式” 让家庭看到希望
2018年,在长春中医药大学和长春新区双德街道的支持下,徐旭联合志愿者和受益者家长,注册成立长春新区喜爱加关爱心智障碍者家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700余个心智障碍者免费服务。徐旭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她开始反复思考,如何让一个个活动模式化,可复制,从而帮助更多的人。近年来,国家针对心智障碍者的教育和养护补助,已经逐步落实,但心智障碍者和家长的身心综合问题,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新问题,在徐旭看来,这个“心问题”,需要“用爱心”去解决。没有成形的经验可以借鉴,徐旭就查书、听课、走访特教学校,广泛倾听家长反馈,不断理论联系实践,经过每年500场公益活动的锤炼,徐旭总结出专门针对心智障碍者的“小爱志愿身心康复模式”,在真实社会场景下,搭建仿真小社会,组织大量的志愿者营造充满爱心的群体氛围,以体育、艺术和手工活动为载体,激发心智障碍者深层的社交动机,帮助心智障碍者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身心康复。
最初的仿真小社会,是社区,是校园,是公园,随着孩子们能力的不断提升,徐旭搭建的小社会越来越丰富,在商场联系摊位,带着家长开蒸饺店,联合志愿者一起开咖啡馆,孩子们每进一步,徐旭搭建小社会的脚步就跟进一步。徐旭带领心智障碍者一起走、一起开小店的故事,也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中国新闻社、吉林电视台、《长春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受益者俊俊,曾经是多动并且情绪不稳定的淘气包,现在情绪明显好转,可以独立出行,会做家务,是大家都喜欢的小歌王。受益者恺恺,曾经遇见陌生人就非常紧张,第一次参加活动时不敢睁眼,现在可以在商场出摊,见人打招呼,很有礼貌,恺恺妈妈每次说起孩子“脱胎换骨”的进步,都热泪盈眶。孩子的蜕变,让家长看到了曙光,而一个个家庭的蜕变,让整个心智障碍者群体都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