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三季度“吉林好人”名单
于湘竹

教师耕耘讲台20载,奉献化作满园香。

于湘竹1.jpg

      于湘竹,女,汉族,1978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在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她始终践行“三心”:爱心、诚心、耐心的教育理念;始终秉持“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工作原则,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促进学生们努力学习,健康成长,得到校领导的高度信任和学生们的一致拥护。曾获四平市“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及“四平好人”等荣誉。

      立德树人忠职守

      “立德”是她做人做事的信条,也是她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工作中,她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模范践行师德规范,用心用情育桃李。

      于湘竹的丈夫在外地工作,双方父母都年老多病,赡养老人、抚育孩子,还要做班级的“顶梁柱”,每周18节课地忙碌着,她仍是每天最早到班级的那一个,和学生一起晨读、做课间操、打扫教室、上晚自习等,言传身教地告诉孩子们“爱、陪伴”的重要性。炎热夏季,晚自习时有家长为孩子们送去雪糕,她一定要给同学们集体录制感谢家长的小视频,她说:“事虽小,感恩之心要常有。”

      她还经常坐班陪同上课,观察任课教师上课时学生的听课表现,课后恳谈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每晚放学后,她都要在微信群中确认每一个孩子安全到家,才能放心入睡。她的手机里,班级群永远是置顶的,家长的每一条信息,无论多晚,她都会耐心回复。

      以心育人显担当

      班级里学生们的就餐情况、兴趣爱好、脾气性格,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她都要像“唠家常”一样地关心了解、开导教育。孩子在学校发生什么情况,她都会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系,帮助家长一起解决孩子存在的问题,在和谐的氛围中实现家校协同育人,她说家校联合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2019年,于湘竹发现班级一名内向的女同学,课上常常昏昏欲睡,经常请假回家,孩子手臂上还有无数道划痕,察觉到孩子的异样后,她马上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医院诊疗,孩子被确诊患有中度抑郁症。治疗期间,她担心孩子会耽误学业,无论多忙都会找时间给孩子单独补课。为了更好地辅助治疗,于湘竹经常会和她谈心,走进她内心深处。当了解到孩子喜欢汉服时,她就马上联系学校汉服社团的同学,让他们多和该同学交流,多带着她参加活动。慢慢地,孩子走出困境,并顺利考上大学。

      2022年,当了解到班级里一名女同学因父亲重病、母亲打工不能陪伴,只能住校时,于湘竹就充当起“家长”的角色,经常去学生宿舍照顾她:辅导学习、买水果、陪购物和聊心事等等,孩子亲切地叫她“于妈妈”。

      自2001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奋斗在教学一线,注重探索语文课改教学新方法,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每个学期都在年级名列前茅,所授课程多次被评为市级优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