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商人,做得最多的事却是扶危济贫,捐资助学;他知道财富的积累是没有止境的,他希望能用来自社会的财富,去帮助那些亟需帮助的人;他从小就是个善良懂事的孩子,母亲生病的8年时间里,一直都是他在照顾,既要做饭,又要为瘫痪的母亲洗洗涮涮,既做了儿子,又做了女儿……他叫王伟哲,桦甸市一名普通的个体商户。
王伟哲曾经是中国工商银行桦甸支行的员工,2006年自主创业开办了米米佳蛋糕店,2014年他又开了一家涮羊肉店,他所有的店都坚持着一个经营理念:就是要让顾客吃得放心,吃得安全。靠着这种经营理念,王伟哲的生意愈发红火。
2014年的春天,他从微信朋友圈获知白血病患儿吴昱蒙的事情,同为父母,他深知面对儿女,所有的父母都会选择竭尽全力,但是现实残酷地摆在那里,孩子父亲蹲在病房外无助地哭泣,埋怨自己的无能,救不了孩子的命……他的泪水也潸然而下,这才有了“心随蒙动”活动的开展,以及后来的“情暖金城”志愿服务队的雏形。
爱像燎原的火种,迅速蔓延。在王伟哲的努力下,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患儿家属就收到来自桦甸及全国爱心人士的捐款42万余元,这笔沉甸甸的善款饱含着所有爱心人士的倾情爱意,是那个春天最美的风景……捐款活动过后,经过深思熟虑,王伟哲把那些曾经帮助过蒙蒙的人召集起来,成立了爱心志愿者工作组。这些人来自桦甸各界,有老板、有普通职员、有学生、有教师、有医生、有公务员,几乎涵盖了所有人群。
一个民间组织的成长壮大总会伴随着磕磕绊绊。面对困难时,王伟哲殚精竭虑,思考着团队未来的方向,如何开展活动,如何凝聚人心,如何让善款最及时地送到需要帮助的人手里。面对质疑,他从未退缩,也从未想过放弃。执着、坚持,是王伟哲想得最多的,家人也从开始的反对和不理解到后来的积极协助与支持,让他充满动力。
2014年,王伟哲带着他的这支队伍,先后筹集善款4万余元,帮助桦郊乡卢艺佳、卢尚玉姐弟解决了低保和上学问题;帮助二道甸镇王晨润解决了户口问题;帮助桦郊乡张海燕、张海滨姐弟解决了上学问题,不仅为孩子们安置了辅导站,还为其监护人爷爷安排了工作……很快,这支队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14年8月,桦甸市志愿者协会为其正式注册,并命名为“情暖金城”志愿服务队。此后,来寻求帮助的人更多了,白血病患儿郭寄琨、李钧鹤、唐雷,成骨不全症女孩沈灵遥等等。
他只是一个小有成就的商人,面对一双双渴望生命的眼睛,面对一个个濒临崩溃的家庭,他也会力不从心,正在一筹莫展之时,他结识了桦甸市辉发河美术馆馆长宋文义先生,宋先生决定捐出百余幅字画,帮其度过难关。
2015年1月10日,王伟哲带领团队成功举办了“冬日暖阳,大爱金城”慈善募捐活动,将宋馆长精心挑选出的字画作品,赠送给了每一位爱心捐款者,并贴心地将所有字画都印上爱心奉献的字样,此次活动共筹集善款4.307万元,为几个患病的孩子解决了燃眉之急。
在参加中国狮子联会长春市圆梦服务队的活动中,王伟哲深受鼓舞,毅然决定创建桦甸市的狮子会——金城服务队。2015年3月末,桦甸市二道甸子镇周家学的妻子不慎跌入开水锅中烫伤,王伟哲得知后,召开金城服务队理事会,以最快的速度在吉林省狮子会范围内发起捐款,仅两天时间,就将1.4万多元善款送到正在医院护理妻子的周家学手中。2015年5月17日是第25个全国助残日,当日,金城服务队全员来到桦甸市特教学校,为学校捐赠了价值4000元的衣物。
一年来,王伟哲先后组织参与了“你可以更近地走进他——走进桦甸市特教学校”、“为折翼女孩放飞希望”、“活着就有希望”、“时刻被感动——金城广场拯救母亲募捐活动”和“重阳关爱行——走进老人院”等活动,在桦甸市,这个爱心团队家喻户晓,而且备受赞誉,目前金城服务已有队员近30人。
王伟哲说,人心向善是一种力量,他相信,世上最美的语言是爱。在全国的志愿服务活动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之际,王伟哲以一个普通公民的热忱与担当,以一个普通志愿者的爱心与执着,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爱心奉献感染着更多的人走进志愿服务这支队伍,让整个江城荡漾着爱的暖流。(中国吉林网 记者 吴茗 通讯员 乔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