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路上领头人 创新创业-好人故事 侯薇 205389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吉林好人 > 好人故事 > 创新创业

致富路上领头人

2016-05-09 | 来源: 四平日报

提起盛立国,在双辽市茂林镇的十里八村无人不晓。说到他的名气,还得从他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的故事讲起。

盛立国是茂林镇新发村的一位农民,他有着一股肯于钻研的精神。前些年,他在购买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时发现不同经销商差价很大。头脑灵活的他,开始意识到经销农业生产资料利润空间大,如果自己也能搞农业生产资料经销,不但自己能省钱,也能让村里的乡亲们省钱,自己还能赚到钱。从2005年起,盛立国开始做起了种子、化肥的经销生意。

W020160509381126809344.jpg

对自己经销的种子、化肥,他在卖给乡亲们的头一年,总是先拿自己家的一小块地做实验,增产增收效果好了再推荐给乡亲们。一来二去,乡亲们对他都十分信任,买种买肥也都到他那去买。在让乡亲们得到实惠的同时,他也逐渐富了起来。

富起来的盛立国,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在致富的道路上迈开了更稳、更大的步子。

为了带领乡亲们“抱团致富”,2009年,盛立国牵头成立了双辽市茂林镇盛满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实现统一购种、统一购肥、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出售的“五统一”的集约化经营模式,生产资料全都统购直销。同时,他还根据自己多年的种植经验探索尝试新的种植技术。先后发明了米薯、米稻、高矮间作的“2比空、3比空、4比空”玉米种植新技术,使大田农作物真正一亩变成二亩收入,让农民大幅度增收的同时,还给国家主粮安全起到了护航作用。这项技术还成功注册了专利。综合各种因素,每年每公顷土地节本增收达3000多元。由于实现了集约化经营,劳力也从土地中解放了出来,即使在家附近打工每年也可增收1万多元,如果进城务工每年可增收3万元。入社的乡亲们都尝到了甜头。越来越多的乡亲们加入了他的合作社,2014年盛立国又成立了德顺意合家庭农场。

近两年,他看到粮价不稳定,乡亲们增产不增收的现状,2015年他又建立了15000吨的标准粮库,全村粮食都可在这储存,还能为国库代储。他自主研发现代烘干塔及配套设施。他建的烘干塔节能50%,出粮多,质量好,达到国家标准。这项技术也获得了国家专利。经过他烘干销售的粮食,每吨可多卖七八十元钱,一年就为全村增收100多万元,同时还安置了100多人就业。

他的合作社依托土地流转,不断发展壮大。到2015年末,已延伸到黑龙江、内蒙、辽宁省区。拥有社员4750户,经营土地3850公顷,拥有固定资产2447.5万元,还有一支92人的农机工作队、20人的技术指导团队,覆盖3万多农户。

2010年,盛立国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种粮大户,2011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种粮售粮大户,2013年被吉林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评为首批农村实用型专家,被吉林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评为双百基层农技协优秀领办人。2013年盛满专业技术合作社被评为吉林省优秀示范社,2014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优秀示范社。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盛立国不光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想,也带领越来越多的农民兄弟富了起来。对那些因病、因灾致贫的乡亲们,他还无偿提供种子、化肥和资金累计达20多万元。既帮农资、又送技术,先后帮助2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乡亲们将土地流转给盛立国后,专心思发展三产,外出打工、搞养殖、跑运输、多种经营,相继地都富了起来。每每提到盛立国时,乡亲们都赞不绝口。(四平日报通讯员 史铁臣)

责任编辑: 侯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