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传佳话 热心公益博美誉 创新创业-好人故事 曹艳英 214654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吉林好人 > 好人故事 > 创新创业

返乡创业传佳话 热心公益博美誉

——记通化市全美外语培训学校校长陈奎伸

2016-07-11 | 来源: 通化日报

编者按:大学生创业有几难,一是没有资金,二是没有经验,三是没有人脉。但是,当代大学生有思想、有胆识。只要有好政策,注重引导,将会有一大批大学生创业者走向成功。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我市先后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引导大学毕业生走上创业之路。即日起,本报将连续报道大学生创业典型和自主创业典型,希望大学生们借鉴成功者的经验,不怕吃苦,顶住压力,走向成功。

先后就读于澳大利亚查理斯特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吉林大学,取得硕士学位的陈奎伸,2006年放弃了在原长春税务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的执教工作,回到家乡通化市创办外语培训学校。通过几年的艰苦创业,他创办的全美外语培训学校已初具规模,并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热血青年返乡创业

陈奎伸是个热血青年,曾在原长春税务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任教三年。然而,有创业理想的他,不安于平静的教师工作。2006年,他毅然决然放弃工作,回到家乡创业。他对通化市外语培训市场做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决心在家乡创建一所中高端外语培训学校。

学校成立后,陈奎伸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开展外语培训。在教学当中,他一直强调将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和应对考试相结合,反对完全应试型的教学。他在英语听说教学上下功夫,学员的听说能力不断提高,语感越来越好,对英语学习的理解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一传十、十传百,培训学校的口碑就这样传出去了,越来越多的人找上门来学习。

特色办学树立品牌

2007年在试办学的基础上,陈奎伸确立了“要做就做高端品牌”的发展思路,创办了全美外语培训学校。重新选择了办学场地,提升了办学条件。针对当地出国留学和出国务工人员多而缺少成人外语培训的实际情况,全美外语在通化市首先开设了成人韩语、英语、日语培训课程,并设立了专业培训机构。针对儿童英语教育师资质量不高和大部分教育机构不重视教师培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创建品牌学校,打造精品班级,培养优秀教师,培育卓越学生”的口号,首先提出以标准英语口语交流为重点,加大力度强化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为上百名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岗位见习机会,并选择优秀者留校任教,又邀请北京知名教师来校为教职员工进行培训,形成了一整套教师培训体系,保证了教学的质量。

当前社会上各种名目的培训班鱼龙混杂,陈奎伸卓有远见地提出,为了学校的发展和事业的壮大,必须走特色办学的方向,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在办学过程中强化教师培训力度;严格规定班级人数,实现小班互动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聘请外教进行口语辅导;采取儿童学员、学校、家长“三剑合一”的教学模式,开设家长免费培训课程,对家长在知识及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对成人学员采取循环听课的教学模式,直到学会为止,使其通过培训能够实现基本交流。

全美外语建校以来,建立并完善了各项教学教育制度和管理制度,目前,学校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教师办公环境幽雅,教室宽敞明亮,教学设备一应俱全,拥有当前最先进的教学条件,已累计培训成人学员1万余人次、儿童学员5000余人次。

事业公益共同发展

在教育事业发展壮大的同时,陈奎伸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2007年,与通化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合作举办了“迎奥运学外语”大型公益活动,为社会大众提供免费学习奥运服务英语的机会,数百人参加活动。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积极组织学校教师和学生为灾区捐款捐物。2009年10月,陈奎伸积极参加九三学社组织的捐助贫困大学生活动,代表全美外语为大学生捐款,并且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假期勤工俭学的机会,实实在在地为贫困大学生解决困难。同时,他还为低保家庭的学生减免学费,让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和别人一样得到全美外语的优质教育。2010年8月7日,陈奎神代表全美外语为舟曲地震捐款。同年8月26日,陈奎神带领全美外语部分老师参加了九三学社组织的“捐资助教——资助龙头小学”公益活动,为龙头小学捐赠学习用品,并为那里的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英语课,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来自全美外语的学习氛围。记者张国威

责任编辑: 曹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