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日期: 2017-09-14 10:41:22
张玉晶,男,汉族,1969年9生,中共党员,长春市朝阳区南湖街道职业化工会主席。
11年前,风华正茂的张玉晶,辞去令人羡慕的教师工作,毅然参加了长春市职业化工会主席公开招聘考试,凭着一身真才实学,过关斩将、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基层工会干部,从此为工运事业倾注了所有的热情和心血。
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我是一个为梦想燃烧的人,因为热爱工运事业,我才选择了这个岗位,我也希望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抚摸着胸前的工会代表证,张玉晶笑容满面。
要做好工会工作,必需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扎实的理论功底。为此,从教师行业“半路出家”,转战工会的张玉晶,埋头钻研工会理论,虚心学习先进经验,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很快就撰写出了《如何做好一名职业化工会主席》、《结合小型非公企业特点开展区域工资集体协商》等多篇理论文章,并先后在当地工会报刊上发表。
在实际工作中,张玉晶将小型零散非公企业建会,作为首先要攻克的重点难点。辖区内的每一家企业和每一个职工,他几乎都联系过十几次,南湖街道的大街小巷,都留下过他奔波宣讲的身影。
辖区有一家20多人的小企业,一开始,企业老板对建会不理解、不支持,怕成立工会与企业搞对立,不便于企业管理;怕工会收会费,增加企业经营成本。张玉晶一连去了几次,企业都说“老总不在,没人接待”。
有一次,张玉晶偶然获悉,该公司困难职工张凤来的女儿考入大学,但因家庭贫困,正面临失学之痛。闻讯,张玉晶及时为张凤来申请了长春市总工会的3000元“金秋助学”金,为其解了燃眉之急。看到工会实实在在为职工办实事、解难题,企业老板很受感动,主动提出要建会。
成功建会后,本着“党工共建”方针,工会又帮助这家企业成立了党支部,找回4名“口袋党员”,并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既促进了企业和谐、提高了职工绩效,又提升了企业效益,企业老板喜出望外地说:“建会真是双赢之举!”
以小见大,聚沙成塔,就这样,在张玉晶不懈努力下,几年来,他工作的辖区内已建立工会组织400多家,建联合工会7家,覆盖法人单位265家,发展会员6500人;建立党组织16家,找到“口袋党员”184人,发展党员1人,培养党员积极分子4人,实现了辖区内企业基层工会组织和党组织的全覆盖。
二、“工会业务专家”和“依法维权代表”
张玉晶当选职业化工会主席时,这一行业在全国还是个新鲜事物,面对这份全新工作,张玉晶大胆探索,提出并践行了一系列创新理念。
一是对联合基层工会工作档案,进行了科学规范化管理;二是充分利用网络互动工作平台开展工会工作,方便、快捷、省时、高效地解决了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许多难题;三是探索了“跨区域工资集体协商”新路,归顺整合诸多繁琐问题,减少了企业劳资纠纷,营造了企业和谐发展氛围;四是尝试开展集体合同条款的落实,同行业进行“互检巡视”,从而真正发挥了集体智慧的效能。
2013年,长春市总工会在他们南湖街道召开了“深化‘双亮’落实‘四权’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现场推进会”,会上观看了《南湖工运展风采》录像片,他以“深化‘五亮’落实‘四权’,真诚为职工服务”为题作了经验介绍。
由于工作成效斐然,同事们都称张玉晶为“工会业务专家”,而企业职工更是把他当成“依法维权代表”,对他寄予“兄弟”般的希望。不管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都阻挡不住张玉晶深入基层开展工作的身影。为做好服务,他把每一位“对工会有需求”的职工都熟记于心,有些企业职工,他接触过近几十次,真可谓“说破了嘴、跑断了腿,操碎了心”。
在“切实维权”过程中,张玉晶把重点放在维护职工工资收益上。面对一些企业经营者的不理解和不配合,他反复宣传动员、耐心细致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如今,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在南湖街道,餐饮服务业、公司商贸类企业、汽车修理行业一线职工的工资,分别增长了18.5%、22.22%、25%.同时,有45%的企业老板为职工缴纳了“三险”,职工福利待遇明显改善。
“职工增加了收入,得到了真正实惠,充分调动起了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稳定了职工队伍,企业也获益匪浅!”尝到工资集体协商的甜头后,过去曾经“刁难”过张玉晶的几位老板,如今,态度都有了180度的转变。张玉晶还通过平等协商,使区域内集体合同覆盖企业达到631家,集体合同建制、覆盖率达到两个100%.
三、甘将热血化真情,凝智洒汗架金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统计显示,几年来,张玉晶先后调解企业劳动纠纷32起;为职工维权事例24件;为农民工讨要工资7万元;走访困难职工2000家;发放扶困资金近15万元;联系打折优惠单位57人;为农民工免费体检500人次;为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减免医疗费用5万元。
特别是,2012年,在开展以“面对面接近职工、心贴心理解职工、实打实帮助职工”为主题的大走访活动中,张玉晶通过召开座谈会、电话访谈、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走访企业50户,走访职工1025人,发放服务绿卡1284张,发放自己整理编辑的法律法规宣传材料326份,为企业和职工办好事实事58件。
在赢得辖区职工由衷爱戴的背后,是张玉晶“顾大家,舍小家”的情怀。2013年1月18日,爱人突发心脏病住进了医院。当时,他正深入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和职工生活大检查,实在抽不出时间来照顾她。无奈之下,只好求亲属帮忙照顾。为此,他只能早晚去医院照顾她,内心感到十分愧对爱人,但是爱人十分了解和支持他的工作,不但没有抱怨,反而安慰他说:“我没事,这有医生和护士还有亲属照料得很好,你的工作离不开你,我们结婚二十几年,我能理解,你去忙你的工作吧”。爱人的一番话让他觉得心里酸酸的,同时又感觉暖暖的,他自己暗下决心,必须努力工作回报爱人。在爱人的支持下,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了大检查工作,连续多年辖区企业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并对调查上来的杨阳等13名困难职工及时给予了生活救助,为他们送去了党和工会组织的温暖。
张玉晶的默默奉献和辛勤工作,在党政和职工之间架起了连心桥,系紧了纽带情。他本人也先后获得了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优秀职业化工会主席、长春市党工共建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等多项桂冠。
“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工运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在基层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是我无悔的追求”,张玉晶说:“今后,我一定按照中国工会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不负广大职工群众的期待、不负党和国家对工会干部的厚望!”
长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吉ICP备08015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