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日期: 2017-09-14 14:18:55
高春华,女,汉族,1980年1月生人,中共党员,农安县万顺中心校教师。
该同志在我校工作的这几年中,忠爱党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从一名乡村女孩到市级骨干教师她在教育战线上摸爬滚打了14个年头。
2001年高老师毕业于农安师范学校。2004年带着青春少女火一般的热情与对教师职业诗一般的向往,高老师毅然决然的走上了农村教育的艰苦奋斗之路。她凭着一股股的勤劲、韧劲,在三尺讲台上演绎出一幕幕绚丽的风景。她严谨的教学态度,精湛的教学艺术,独具一格的教学风格,默默无闻的工作作风,得到了领导及家长的一致认可,得到了数届学生的一致好评。
2004年参加工作,2005年至2009年均被评为乡级骨干教师及优秀教师。在2008年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2010年在农安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011年以优异成绩成为县级骨干教师。2011年9月被农安县人民政府、县人大评为县级优秀教师给予重点表彰鼓励。并在2011年成为长春市优秀教师!2012年在教育局及县组织部召开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她的两次诗歌朗诵均取得优异成绩。在2013年的县组织部等四个部门组织召开的“十八大荣发杯”知识竞赛中又获得一等奖。在2015年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市级骨干教师。2016年她的散文《我是幸福的》获得长春市征文三等奖。她有感而发的《一封家书》获得省级征文三等奖。
高老师在上岗之日起便把教师这份工作看作是一份良心活。因为她是农民的女儿,她能够深深的感受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把子女供成人是多么的不容易,同时她也是一名家长,她能够深深的体会到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那份心。于是这句“我一定要教好自己的每一名学生,一定要对得起作为家长的每一位农民”在她的心底已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于是她便一直在教学中摸索,在同仁中学习,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盼望孩子们可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全方位的锻炼孩子们听、说、读、写、演、画、唱得能力,她把每一节的教学都变成充满趣味性的有效的游戏活动,即以趣激情、寓教于乐、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此外,高老师在教学生活中孜孜不倦的深造钻研,在取得汉语言文学的本科学历后,又自修长春教育学院的英语本科,于2010年取得优秀结业证书,现已是双本科学历。她的教学论文《浅谈TPR在教学中的实践感受》顺利的通过了东北师范大学的验收,并在北京的作家讲坛中荣获二等奖。还有她的论文《真情献祖国 爱心育花蕾》、《感化问题生》等也先后在作家协会的征文中荣获二、三等奖。她的科研课题《用游戏激发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的研究》也在2010年英语教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可高老师永不浅尝辄止,在教海中如饥似渴的完善着自己,如痴如狂的超越着自己,为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她向老教师学,和经验丰富的名师学,晚上回家向书本学,书籍不够用上网学,看到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就总要在课堂上尝试,在教学中摸索。上级部门组织的国培、省培,县里组织的每一次辅导,都被她视为是提高自己的最好机会,从不放过,和名师面对面交流,更是她求之不得的盛宴。
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高老师都亲力亲为的做着班级里的每一件小事。最开始,这一切仅仅是一份责任,但慢慢的便成为了一份感情,紧接着便成为一份不可名状的爱。她爱班上的每一个孩子,深知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及过人之处。每天她都早早的走入到班级中育特、培优、扶弱、助贫。就连下课10分钟也舍不得走出班级。生怕自己观察不到孩子们变化的细微之处,因点拨不到而有人落后。
在班主任的工作中,高老师注重讲求民主,铸造和谐的基石,着眼人本,开拓和谐的源泉,追求发展,凝聚和谐的动力。即真诚用心,分类指导,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孩子都各尽其能,来促进个性的发展。她坚信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比知识技能的习得更加重要。
为了让孩子们有责任心有集体主义精神,作为班级的一份子为班级尽一份力。她的班级里不仅仅有班长、学委、体委、文娱委员,还有纪律班长、卫生班长和几十名班级管理的专项部长,孩子们每天都工作得有条不紊,忙得井井有条。总之,她的班级中每个孩子手中都有一份小小的权利,他们每个人为了班级的成长都在流汗,每个人都怀揣一颗感恩之心,为了集体的荣誉而无私的奉献。
并且她经常与家长沟通,倡导亲子关系的和谐,来谋求教育效果的互补。在她的班级中“学知识、学做事、学生活、学做人”的育人理念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在家长心中“多一份理解,多一份责任,多一份警觉,多一份沟通”的家校配合要求已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高老师的家长曾这样说过“六年的小学生活转瞬即逝,但高老师的为人、育人态度令我们折服,她已成为我们终生的朋友”。
郑琦是高老师班中情绪多变、古灵精怪、而又被家里宠坏了的淘小子。但2015 年9 月,郑琦的父亲却因为车祸受伤严重而住院长达两个月之久,为了给父亲治病,本来很不错的家境瞬间一贫如洗。母亲忙着在县医院护理,无暇照顾他,他只能一个人留在家里,连饮食起居都成了问题。高老师知道后,每天都拎着保温饭盒,为郑琦准备可口的饭菜。总是打电话沟通着,让孩子和家人通话,了解爸爸的康复情况、体会妈妈的辛酸,像照顾自己孩子一样照顾郑琦。等爸爸出院后,郑琦的父母突然感觉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孝顺了,不任性了,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从此之后,郑琦也特别依赖老师。现在郑琦已经初中了,可他的父母每遇到孩子教育问题,还要打电话征求高老师的意见。郑琦也经常在假期看望高老师,把自己心里的秘密与老师讲。
祖明哲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母爱。高老师从学习、生活、情感各个方面对他都格外照顾。在孩子心里高老师是妈妈。祖明哲节日问候的时候也总是说:妈妈,节日快乐。祖明哲小学毕业时,还特意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小姑娘,要做一回老师的女儿。他和其他同学说:老师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女儿,我要帮老师圆一个有女儿的梦。
祖正是高老师班级中年龄最大,但说话最不清晰、最矮的孩子。刚开始时,祖正天天不敢说话、不愿发言回答问题,很自卑。老师就和全班同学说:以后祖正就是我的小儿子,谁也不准欺负他,大家要团结友爱。
自此,祖正每天都很开心。在老师的鼓励呵护下成绩也越来越好。心里有什么话都找老师倾诉。语言说不清,就用笔来写,人变得越来越活泼。临毕业时,祖正给老师写了一封长达13页的感恩留言。孩子在寒假就把这封信写好了,却一直没有交给老师,放在自制的信封中,像宝贝一样珍藏着。等老师拿到信后,看到祖正用他那稚嫩的语言叙说着和老师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甚至老师的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句话都会给他带来感动。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祖正心里充满感激和非常强烈的不舍。读着读着,高老师已泣不成声,她想不到,自己简单的关爱,会给孩子带来那么大的情感冲击。从此,她更加感受到孩子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也感觉到了他们情感世界的脆弱。
高老师的工作态度在青年教师中起到了模范的带头作用,且团结同事,恒时的无求利他。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无论领导交给她多么艰巨的任务,她都高质量的完成。多次的教学大赛、班级布置、学生的各项活等,高老师总是自己掏腰包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她不求回报,“活到老、奋斗到老、认真到老,奉献到老”是对她最好的形容。
数年如一日,高老师在工作中从未懈怠过。她坚守着自己教学、做人的原则,恪守着每一项工作纪律。为了更加适应未来社会的教育潮流,尽一己之力报孝祖国,她对自己更加要严格要求:力求在业务工作中做一名有底蕴、有智慧、有魅力、有口碑的教师!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精。并时时的做到三个超越:超越自我做有奋斗感的教师,超越小我以事业为重、学校为重。超越旧我,树立目标意识、成长意识。使自己日积月累,终成大器。并且要有永不懈怠的工作激情,激情成就梦想,热情铸就事业,没有激情做不成大事,永葆热情才能真正的享受教育。
如今由于工作的需要,高老师又从幼儿教起,即将和孩子们在一起七年,续自己的教育梦。高老师为了让孩子们全面发展,她根据孩子们的所需把班级分成了阅读区、建构区、益智区、美工区。并填充了大量的变废为宝的个性化的材料,孩子们每一天的生活都是那么的丰富多彩。
高老师不仅在教学生活方面想方设法地激发着孩子们的潜能,而且在孩子们的课间娱乐方面也竭尽全力地培养着孩子们的才艺。
大三班每一个课间的娱乐活动都是高老师辛苦的结晶,孩子们每一个优美的动作都是高老师的原创。为了给予孩子们美的熏陶,高老师自费租服装、买道具……,看着孩子们表演过后那欢喜雀跃的样子、那天真无邪的笑脸、那特有收获感的神情。高老师欣慰极了,感觉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高老师从一名高年级的班主任变为一名幼儿教师,在压力中使我校的幼儿教学提高了一个新的层次。她的幼儿班级文化得到了进修幼教部诸位领导的认可。她所讲的区域活动《感恩》也在农安县开安中心园进行展出,同时展出的还有高老师的创意游戏和儿童诸个学习故事。得到了东丰县、农安县等诸位领导和教师的认可。在幼儿工作的这几个月里,高老师不仅注重孩子们文化知识、道德品质的培养而且注重孩子们个性化的才艺的熏陶。她根据孩子们的天赋所原创的舞蹈《 铃儿响叮当》、《做个潮宝,我很嗨》《独一无二》、《动感摇摆》、伞舞《梦里水乡》、扇子舞《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民族舞《我们的队伍像太阳》等都非常的精彩,均将在《架起七彩桥,放飞童年梦》的六一儿童汇演中展出。
高老师的出身、性格均鞭策她在教学生活中要努力的汲取着,塑造自己丰盈的羽翼,要感恩回馈一切。她的付出再次的得到了领导、老师及家长们的赞誉。在家长会上,张红艳作为家长代表曾感言:“高老师对待每一个孩子就像妈妈对待宝宝一样,孩子们擅长什么她就进行个性化的培养。农村条件有限,我们的孩子们不能花钱去学才艺,有了高老师,这一切都不是事,孩子们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每个宝贝都那么的快乐、阳光、积极向上……,我们作为家长的太感激高老师了,盼望孩子们上初中时,高老师也能教他们……”肺腑之言给了高老师无穷的动力,她再次坚定要努力的塑造自己,要教好每一个孩子,对得起作为家长的每一位农民。
这就是高春华,最朴实的一个乡村女教师,最认真、最执着、最具责任心的一个班主任。为了感恩回馈一切。她在工作中高标准地要求着自己,无求地奉献着。
她在工作日记中这样写着:“同仁们,让我们用沉稳的脚步走进千家万户,让我们用勤勉的双手编织出一份份未来的幸福。让家乡人感受到教育的大爱。让我们守住心灵的那份宁静,勿让思想浮躁,勿让灵魂漂浮,把根留住,在家乡的这片沃土上深扎根、猛开花,在竞技场上秀出自己。请坚信:有实力,就有魅力、有作为,就有定位。孩子们,来吧,你们有多大的本事,老师就给你们多大的舞台!”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盼望高春华老师在教育生涯中再接再厉,再创辉煌!盼望高老师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能够更加不忘本、更加不忘初心,在奔梦的路上做一个更加辛勤的园丁。
长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吉ICP备08015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