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首主页| 加入收藏| 投稿信箱:ccswmb@126.com

062 聂 迪

来源:      发布日期: 2017-12-29 10:30:31

聂迪-工作照.JPG

  聂迪,女,汉族,1979年9月生,中共党员,双阳区山河中心小学小学教导主任。

  1999年毕业于九台师范,本科学历,曾被认定为市、区级骨干教师。先后在山河中心小学担任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教导副主任、教导主任。已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18个春秋,多年来,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在工作中大胆创新,敢于实践,坚持学习,努力做一名高品位、合格的人民教师。

  默默耕耘 不断钻研

  1999年8月,她踏上了农村小学教育的“三尺讲台”。从那时起,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全部力量的轨迹上。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参加各类骨干培训,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深知没有坚实、厚重的业务功底,没有准确的知识结构,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就无法胜任与时俱进的教师这一职业。在教学中力争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思路,耐心寻味的启发,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精雕细琢的示范课。

  细心关爱 润物无声

  2000年她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教育教学工作中,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存在的异样,并能及时纠正、教育、培养,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在课堂上严慈相济,在课下和学生们以朋友相称,关注学生行为习惯与品行的培养,大到尊重他人,小到讲究个人卫生。把国学教育渗透在教育教学中,以身示范,引导孩子们从小学会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经常到学生家中家访,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多次拿钱和衣物资助贫困的学生。自己孩子小的时候,她既要照顾学生还得顾及自己的小孩,常常中午吃不上饭,不落下学生的一节课。规范班级管理,努力做到:干净、安静、尊敬。在她的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现在仍然工作在第一线,用她的执著和信念教育学生做一个勇敢的新时代少年。她常对学生说:要有勇气去做你想做的正确的事,因为勇气本身就包涵着智慧、奇迹和力量。

  加强研究 自我提升

  2007年她接任了科研主任工作,在科研岗位上,身体力行,努力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结合学校及区域特色、教学实践梳理问题,挖掘适合本地及农村儿童特点的小课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开展调查、反复实践,在研究中总结经验,提炼成果。同时,在自我提升的同时,也带领全学区的教师不断从学习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换。组织教师开展科研培训:《如何开展小课题的研究》、《如何评课》、《怎样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等等一系列的讲座,组织科研成果交流、科研成果评选、优秀课题展示课等活动。并在每一级、每一项课题研究过程中,多次指导教师撰写方案,开展研究,引导教师们注重研究过程,加强反思和个案分析,不断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几年来学区内共有20几项课题成功结题。百人次参与课题研究并获顺利结题。2009年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农村小学区域性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的研究》。构建了语文学科《小处着眼、积累语言――自主练习、运用语言――厚积薄发、驾驭语言自主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等五个学科的教学模式,这项课题研究共形成了论文、模式、教学案例等30多项科研成果。

  科学探索  深化改革

  2013年在做了6年科研主任后,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接任教导主任工作,在学校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深入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了“134”作业模式,受到一致肯定,在全区进行了交流与展示,现已申报市级课题,在进一步研究中。努力让学生在各类有趣、实践性的作业体验中收获成功、收获幸福!同时,努力打造以自主学习、自主选择为核心的高效课堂、生命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引领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2015年主持的区级课题《五步三化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效,被破格升级为国家级课题,于2015年年末成功结题,科研成果获国家级一等奖,结题报告在市级科研成果集中结集出版。本项目也被评为长春市课题研究项目一等奖。带动了学校教学成绩显著提升:在2015年全区小学六年级毕业测试中,我校名列第一名;2016年非毕业年级测试名列全区第五名。

  打造特色 精益求精

  2015年学校新建校舍后,她负责整个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结合学校多年来的底蕴与厚重文化的积淀,提出了“生命教育”特色文化建设主题。从自主管理――个性培养――人格塑造等层面培养全面发展、特长发展的新时代小学生。着重关注了楼层文化建设,带领团队成员多次设计方案,大胆尝试,反复修改,提出了“珍爱生命 安全成长”、“关注生命 自主建构”、“尊重生命,张扬个性”、“舞动生命,绽放精彩”的楼层文化主题;并身体力行,各类文化图片设计亲自把关,文字撰写严格要求,做到精益求精。从“德育文化”、“教学文化”“楼层文化”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尝试,撰写了生命教育学校文化建设方案。在整个团队的努力下,学校文化建设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看到整个文化气息浓厚的校园,她也时常自我欣赏,欣慰于教育的神圣,感动于对教育的这份情怀和给予她的那份职业幸福!

  爱洒沃土 硕果累累

  多年来,国家、省、市科研成果20几篇获奖。2篇经验论文收录在长春市科研成果集中,3篇论文发表在省市刊物上,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课题2项,承担省市区课题10几项。主持的《教学模式研究》项目被评为十二五教育科研优秀项目一等奖。曾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研组指导教师、区级一师一优课优秀指导教师,长春市骨干教师、长春市“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个人;长春市科研型名教师;双阳区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双阳区教育科研能手。吉林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吉林省校本科研先进个人。所负责的教学工作受到了上级的一致认可。

  教导主任工作繁杂和琐碎,每天来到学校便是忙碌,听课、上课、开会、教研、材料归档,各项活动总结。她对对任何事任何工作要求完美,致使要用成倍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用正直和公正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认认真真的听课,尊重每一位教者,细心总结每一个亮点和缺憾,课后进行评课指导,不断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每学期听课基本达到80节,完成两本的听课笔记。负责学校所有的材料撰写:计划、总结、大型汇报材料,从2007年以来,写过的计划和总结64份、大大小小的汇报材料40几份,由于白天专心教学,没有时间,就把材料撰写工作带回家完成,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颈椎病严重,经常头疼、失眠,她却依然要坚持出色地完成每一项工作。精心策划每一项活动:校本研修、总结表彰、区里的现场交流、拉链检查……。她说:“只有这样的一天才是完整而充实的,才觉得人生有意义。”

  她特别喜欢三毛的这句话:总有一日,我要在一个充满阳光的早晨醒来,我会穿着那双清洁干燥的黄球鞋,踏上一条充满日光的大道。那时候我会说,看这阳光,雨季将不再来。她希望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是乐于愿意去做而完美的在达成,那样的人生是充满正能量的、是她所向往的,执著于教育事业,信守着这份真诚和真实,把工作和生活过成了她自己想要的样子,夫复何求!

中国文明网联盟

长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吉ICP备08015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