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首主页| 加入收藏| 投稿信箱:ccswmb@126.com

104 陶以芬

来源:      发布日期: 2017-12-29 09:07:09

陶以芬孝老敬亲.jpg

  陶以芬,女,汉族,1954年4月生,汽开区越野社区居民。

  在生活中,她是一位细心孝顺的女儿、是一位体贴的妻子、是一位有关爱之心的母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一颗孝顺之心

现在她在家细心照顾母亲,帮母亲洗菜做饭,收拾房间,陪着老人聊聊天,散散步。退休后工资收入低,生活条件不是很好,她舍不得给自己买时髦的服装,总惦记着先给两位老人买点布料添件新衣服,或是买点水果、副食之类的东西让老人们尝尝,这一习惯一直到她成家后都还坚持着。2012年3月,她父亲因病去世,不久,她把年迈多病的母亲接到自己的家里一起生活。母亲年轻时就患上了冠心病和糖尿病,为了护理好母亲的身体和饮食生活,她专门跑到医院去咨询医生,家里有这种病状的老年人怎样从生活保养到药物调理方面进行照顾。饮食方面,患糖尿病的人应多吃菜少吃饭,她就照着烹饪书试着给母亲做些可口的菜吃,刚开始不是缺盐就是淡味,时间一长,菜也就做得越来越好吃。母亲体胖怕热,行走不方便,却又喜欢出门散散步,每次从散步到回家是走一走停一停,上楼梯也要歇上一会儿,看着母亲大汗淋淋地回到家,她很是心疼,几天之后,家里便安装了空调。为了照顾好母亲,同学和同事之间的小聚、她也都放弃了。实在是推不掉的应酬,她也是提前为老人准备好饭菜再参加。她对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古训有言: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老是营造幸福家庭的基石。二十五岁那年,与丈夫结婚,俩人白手起家,开始了共同创业的步伐。创业初期,长年累月在外奔波,转战千山万水,最长的一次在外面出差长达两个月,无暇顾及家庭,常常心怀内疚。陶以芬在家服侍公婆照顾年幼的女儿和儿子,种责任地,养猪喂鸡,里里外外一把手,给创设了一个安定的大本营。有一天,家里打来电报,说母亲中煤气十分危险,正在外地出差的丈夫闻讯后一路风风火火赶医院,看到妻子给婆婆倒便盆、擦身体,背着母亲楼上楼下检查,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公公婆婆也逢人便夸儿媳贤惠勤劳、为人本分,自从嫁到丈夫家来,陶以芬从来没有和婆婆没红过一次脸,超过一次架,关系如同母女,家庭十分融洽。

  一颗体贴之心

  陶以芬的丈夫,是客运公司的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丈夫走上岗位后,工作上较忙,照顾老人和家务活儿大多都落在了陶以芬一个人的肩上。一次,母亲生病住院需要人服待,丈夫又出差在外地里开会,在不影响自己工作的情况下,她到医院陪伴母亲,病床前端水送饭,为老人梳头洗脚,多少个日日夜夜,那个苦滋味,怎一个累字就能了得!“百善孝为先”,男人在忙着经营自己事业的时候,也往往记不起父母的生日,前几年公公婆婆住在林和街,有一年,她提醒丈夫,今年婆婆过生时,咱们一家三口一定去看看,结果婆婆过生那天,丈夫单位上级领导临时来检查工作,她只好默默地带着儿子去为婆婆做生。他们夫妻的感情很好,平时不分内外都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工作的时候我们各有各的忙,遇到困难或他们能把对方当作倾诉的对象,并互相鼓励。在家里,家务事不是妇女专有的工作,丈夫经常和我一起做家务等琐碎的工作。在搞好工作前提下我还要照顾两位90岁高龄多病的老人,并且定时喂食,料理梳洗,问寒问暖。这个家,无论是阴晴雨雪,总有暖融融的气氛,所以,即使家庭不富裕,但心头总让人有一种满足的幸福感。家庭是船,事业是帆,帆儿推动船行,船儿扬起风帆。有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安心的放开手脚大干事业,夫妻俩遇到事情一起商量,遇到困难一起解决,生活上共同照顾双方老人,事业上互扶互持,二人互相理解、尊重、关心、支持,从来没有因生活琐事而吵架。由于夫妻俩诚信经营,本分做人,家庭收入翻番的增长,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

  一颗关爱之心

  儿子现在已经成家立业,叫王陶瑞,在培养和教育孩子身上,她没少操心过。儿子上小学的时候,体弱多病,时常感冒发烧,她不是送儿子去打点滴,就是上门诊去拿药,晚上还得监督儿子完成作业、背英语单词。在儿子的成长方面,她更注重对儿子品德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儿子上初一的时候,与一位女同学玩得特别好,只要家里做了好吃的菜,他都会把这位同学叫到家里来。对儿子的爱和教育,她说:“要爱得适当,爱中有合理而严格的要求;要照顾得适当,一定要给儿子一些靠他自己的出力而获得成果的机会;要关心得适当,得放手时且放手,该放心处且放心。”

  孝是德之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做事谨言慎行,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遇到问题时一定多反省自己,找出自己的缺点,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我们如何为社会服务呢?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敬”。“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以孝生敬,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先敬,敬其亲;后敬,敬他人。”表里如一,并且身怀感恩之心: 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辛勤教育;感谢国家的培养呵护。用自己的行动报答父母、报效国家,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陶以芬工作中总是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能严肃认真、精益求精。但她从无怨言,也很理解,从不抱怨。夫妻二人的乐于助人也是人人知晓的,主动调节邻里不愉快,凡是有困难的地方都能看到夫妇的身影。邻里邻居好多时候找他,但陶以芬也从不拒绝,每次都是一颗热心肠的全力相助。他们夫妻二人常说一个家庭,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依靠共同经营。这种经营不仅是指物质上的,更多的还是强调精神上的,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等。家可以不是奢华的,但一定是温馨的。还有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老爱幼、坦诚相待等等。“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他们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

  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所做的事是每个社会公民所应该做的平凡小事,但他们懂得:幸福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心照顾对方,用情建设家园,大事面前懂得奉献,小事面前知道珍惜。当创建和谐社会成为主旋律的今天,陶以芬的家庭无疑是一个和谐家庭的榜样!值得我们每个家庭学习和推广。如果每一对夫妇、每一个家庭、都能乐观向上、互敬互爱、任劳任怨,那么平凡生活就会变得甜甜蜜蜜,普通家庭就会变得美美满满,整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这是一个和谐的家庭,总能有和睦的邻里关系。他们邻里的关系非常融洽,大家互帮互助,团结友善。逢年过节,串门过户,互相问候,共享节日。遇到老人生日,孩子升学,或者事业上有成就,与大家欢聚在一起庆祝。困难时大家都自觉地伸出友谊之手。文明的家庭从我做起,相信在丈夫和我的共同努力下,家庭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经和睦,陶以芬一家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我们相信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陶以芬一家一定会过的更加幸福!更加美满!


中国文明网联盟

长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吉ICP备08015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