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凤丽,女,1973年11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通榆县会军花卉负责人。
1998年初秋,她和丈夫一起干起了养销花卉生意。刚开始也只能小打小闹,风风火火忙一年总算有了点小收入。初步偿到创业甜头的她并没有满足,她想,要真正干出名堂必须迈大步、大发展才行。于是,第二年初冬她自筹资金4万元,在自家院前建起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扣棚式花窖,种养10余种80余个品牌的花草。可是此时的她还不熟悉产销环节,供销市场信息不灵,缺乏实用科技手段及管理经验,加之抓不住市场商机,当年就赔进3万余元,使刚刚创建的产业一度陷入困境。
2002年春,她和丈夫绞尽脑汁,投亲靠友,到万里之遥的福建沿海打工学技术,学会技术后返乡购买城郊一块面积达3万平方米用地,构建起6栋面积为6000平方米的花卉暖棚,两间土温室,一台购货服务车,打一眼深水井,还完善了其它必备的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了人员队伍。2007年,她重振旗鼓,扩大规模,用几年间辛苦打拼的积蓄,在县城的新发街投资100多万元买下一块1700多平方米的地方,建起了一座500多平方米的日光温室;在13000多平方米的育苗基地,盖起6座年育苗能力在50余万株的钢架大棚,挂起了全县第一块“会军花卉”生产销售基地的牌子,自发组织起附近的百户花农,办起了通榆第一家花卉专业合作社,目前,每年收入都在几十万元以上。
面对日益壮大的销售网络,她清醒地意识到,无论是在通榆花卉市场,还是辐射长春、松原、白城、洮南等地,都离不开诚信二字,离不开用诚信熔铸起来的客户群体。
一次,一位客户选好了花卉以后,先交了500元预付金,也没有打条子。过几天,这位客户委托朋友来取花,朋友不知交预付金事,结好单子,就匆忙地走了。当时因为疏忽,她也忽略了这件事。等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她在拢账时才猛地想起这档子事,于是赶紧打电话给那位客户说明情况,并一再表示歉意。那位客户很感动,连连说:“你不说,我早忘了。没说的,以后再买花,我就信着你哪儿了”。 为了真情回报社会,十几年来,她一直把爱心、慈善之举铭记于心。她每年都拿出上万株花卉敬献给县里知名的科技工作者;县内的蒙古族学校、家乡的跃进小学、县消防大队都有她无偿赠献的价值近5万元的花草。去年中秋节她带上近200多元的水果去看望“百岁楼”的老人们。
十几年来,花卉生产基地先后安排了10名贫困农民和下岗职工,她免费为乡亲们提供资金和技术,吸收50多户社员加入花卉专业合作社。她成为远近闻名的返乡创业标兵。《吉林日报》、《白城日报》《中国就业网》《中国吉林》等新闻媒体和网站刊发了她的事迹,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白城电视台拍摄并播放了她返乡创业典型专题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