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金苓,女,中共党员,1977年出生,东丰县中医院心脑病科护士长。
陶金苓刚参加工作时,科室的条件相当简陋。没有洗胃机,洗胃都要靠注射器一管一管的冲洗,洗胃液都是用加热棒一暖壶一暖壶烧开的。吸氧时要护士推着沉重的氧气桶,每个病房更换。床单的更换、病房的卫生都是由护士完成的。记得有一位年轻的女患者因为与爱人口角,服下大量乐果,来时已经没有了生命的迹象。由于大汗、呕吐和二便失禁,周身散发着刺鼻的恶臭,她急忙打来热水帮忙清除衣服和身体的秽物,拿来床单盖在身上,又清除不相关的人员,帮助一起更换衣服。等灵车走后她在厕所狂吐不止,一天都不敢吃东西。一位患者家属拍拍她的的肩说:“丫头,你不是我见过的最优秀的护士,但你是我见过的最善良的护士,照顾好自己”。
有一天深夜一点多,一名从长春转回的患者家属打来电话,让她帮忙穿刺。患者尿毒症晚期,重度贫血,高度水肿,从长春转回来后无法采血,不能完成输液输血。老人已经生命垂危,只是希望坚持到外地的儿子回来见最后一面。当时陶金苓家离县城还有8公里,而且深夜时分农村很不容易打到车,但她还是想尽办法立刻赶赴医院。当她看到患者时都震惊了,患者根本没有一丝血色,躺着的床单都由于水肿而洇湿一片。那时的病床床头既不能拆卸,也不能摇起,穿刺的难度非常大。她请家属离开病房,自己脱下鞋子,盘腿坐在床头,把患者的头放在小腿上,反复按压颈部周围皮肤,用手触摸感受血管。执针开皮后,她就闭上眼睛,全靠手的感觉,微弱的落空感,终于鲜艳的血一滴滴输入患者的身体。颈部位置稍有变动就难以顺畅输液,于是陶金苓一直用手护着患者的血管。在输了3单位血后,老人也睁开了眼睛,他用眼神表达着对她的谢意。虽然在当天11时老人闭上了眼睛,但是老人在早上看到了自己牵挂的儿子,没有留下遗憾。
对于帮助孤寡老人、扶贫助残、爱心捐款等活动,只要是她知道了,都会力所能及地伸出援手。80岁的患者罗某一氧化碳中毒,刚转院来的时候间断抽搐,反复肺炎,各关节僵硬强直,二便失禁。家属与医院多方沟通后制定了合理的治疗护理方案,患者的抽搐一天天少了,肺炎好了,没有压疮,连僵硬的关节也可以屈伸了,就连一直紧闭的眼睛都能睁开了,大家都觉得是奇迹。在考虑出院时,家属却迟疑了。经过反复交流她才知道,患者一直靠鼻饲管供给营养,患者家距离医院有上百里路程,更换胃管,或者在家发生堵管、脱落怎么办。而且患者来医院也是山路颠簸,在听了这些后,她笑一笑说“大爷,你不用担心,简单的问题处理我会教你,鼻饲管定期我们会去帮你更换的”,患者和家属终于放心地出院了。在她的感染和号召下,科室多名护士先后加入到爱心救助小队,她们走进社区、养老院、福利院,解决行动不便的老人的护理需求,教授保育员简单的突发疾病的处理。
2008年3月,陶金苓被东丰县卫生局评为“诚信和优质服务标兵”,2009年被东丰县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其个人事迹被做成专题片在电视台播放。2011年所带领的团队在辽源市卫生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被评为“示范疗区”,2012年她带领的团队被辽源市卫生局授予“最佳优质护理服务团队”,同年荣获辽源市卫生局颁发的“特殊岗位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