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新,女,1951年4月出生,辉南县朝阳镇兴工社区居民,2017年6月28日因癌症去世。临终前,她捐出了眼角膜,完成了她人生的最后一次公益。
作为一名普通退休女职工,她热心公益,为身边人提供帮助。10多年前,小区单元楼道没安电灯,到了晚上漆黑一片,居民出行十分困难。她和做电工的丈夫一致决定,由自己家出钱出力,给楼道安装了声控,并将全部线路都连接在自家的电表上,就这样一直延续到现在。大家主动凑上电费钱交给她,她坚持分文不收。她所居住的小区属于“弃管楼”,环境卫生脏乱差。2012年起,“爱管闲事”的赵鹏新主动担当起这个老旧小区的“大管家”。小区下水管道经常堵塞,污水处溢流淌臭气熏人,居民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她先是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小区68户居民每户集资进行下水改造;接着她又跑遍朝阳镇的建材市场,买来管材、红砖、水泥和砂石等材料,建成了一条新的下水管道。从此,楼内下水畅通无阻,一个困扰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居民们再也不用为下水堵塞而愁眉苦脸了。
赵鹏新生前积极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义务劳动、走访慰问贫困户、为贫困大学生捐赠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2016年,她患上肺癌,在长春住了两个月的院,因为胸腹水已经无法进行手术,只能在做完化疗后回家靠药物维持。身体刚刚恢复,对社会公益专注的她,隐瞒病情继续抱病回到社区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2017年3月癌细胞扩散,发展为骨癌,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赵鹏新明白自已病情的严重性,趁着自已清醒,把子女召集在一起,表示将来自已不行了的那一天,捐出自己能用的器官。女儿告诉母亲,她的病器官基本上无法捐赠了。赵鹏新又表示要捐眼角膜,希望走后能帮到需要帮助的人。4月初,病情再度恶化住院,病痛的折磨让她变得瘦骨嶙峋、极度虚弱,原本一百三十多斤的她瘦得只剩下90斤。深度昏迷后她清醒后的第一句话,就说要捐献眼角膜。为了帮助母亲实现这个心愿,儿子联系了县红十字会。
2017年6月28日上午9点,赵鹏新离开人世,随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医护人员来到辉南县县医院,赵鹏新两枚珍贵的眼角膜被成功摘取,她也成为辉南县首位器官捐赠者,她的“梦”终于圆了,她的眼睛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继续留在这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