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虹家庭,辽源市龙山区东吉街十四委十七组,家庭成员4人。30年来,张丽虹用无私的母爱温暖了继子幼小的心灵,呵护了一个大家庭5个孩子的成长,谱写并传承着孝老爱亲的家风故事。
23岁那年她与长她10岁带着7岁儿子生活的单身男人结婚。结婚第二年女儿出生。从女儿出生,她就在吃、穿、用各方面上首先满足儿子。那时,一家四口挤在40平米的小屋里,饭厅里的一角就是儿子的卧室,女儿晚上睡的床是白天的沙发。儿子中专毕业后,尊重儿子的意愿,安排儿子进了信用社工作。当年那个怯怯地叫她妈妈的小男孩,已经长成一米八帅气优秀的小伙子了。2001年,37岁的她幸福地当上婆婆,结婚典礼上,儿子动情地说:是妈妈的爱陪伴我一路走来,没有妈妈,就没有我幸福美满的今天!
爱人是家中的长子,公公婆婆和2个弟弟1个妹妹在农村,生活都很困难。从结婚的那天起,张丽虹就毅然跟丈夫一起担负起了这个大家庭的所有重担。
80年代,贰百余元的羽绒服是奢侈品,细心的张丽虹知道公公年轻时腿脚受过伤,受不得冻,节省了几个月给公公买了一件羽绒服;公公喜欢听新闻,张丽虹悄悄节省下加班费,用了近两个月的工资,买了部收音机在公公生日时送去;1997年公公突发心梗去世,婆婆受不了打击,得了抑郁症,整整三个月的住院治疗,张丽虹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婆婆病好后,为了让婆婆的晚年生活更幸福些,她把婆婆从农村接到家里,细心伺奉,20年过去了,如今85岁的婆婆耳聪目明,身板硬朗,婆媳俩相互疼爱,情同母女。1991年,为了能让两个小叔子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她和爱人商量先是把二弟两个读初中的孩子接到城里读书,两个孩子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之后她又把三弟读小学一年级,患有严重抽动症的孩子接来,一边医治,一边读书,一住就是12年。
四年前,丈夫按单位要求提前退休了。她动员有音乐功底的丈夫老有所长,在她的鼓励和支持下,丈夫开始省内外的拜师学艺,刻苦深造,笛子演奏技能和水平突飞猛进,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和好评。四年后,不仅开办了自己的中小学生笛子演奏培训班,而且,成功举办了全市个人笛子独奏音乐会。
张丽虹家庭曾获得沈阳分行道德模范、吉林省人民银行文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