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清森:“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工人” 好人语录-吉林好人 曹艳英 199781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吉林好人 > 好人语录

吕清森:“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工人”

2016-03-23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1_副本.png

一条长达47公里的输电线路,穿越山岭和林海,全程巡护下来需要徒步行走约200公里,而他每个月都要来走上一遍。从1979年起,他就开始巡视这条最为漫长的输电线路。四季更迭,岁月变迁,他的身影却依然活跃在这条线路上。他,就是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供电公司桦甸分公司送电检修班工人吕清森。

速写:“上山巡线,一天的工作就开始了”

记者在桦甸市见到了“全副武装”的吕清森师傅——安全帽、帆布包、水壶、望远镜,腰间的皮带上挂着扳手、螺丝刀、虎口钳等常用工具。吕师傅整理着工具,笑着说:“这上山巡线,一天的工作就开始了。”这一天,和吕师傅平时的工作日也没有什么差别,记者将跟随吕师傅的脚步,去体验他一天的工作。

吕师傅首先带着记者来到了就近的一条巡逻线路,“今天风大,我们上去看看”。这条山路坡度较大,吕师傅走在前方却是丝毫不费力。随行的姜长录师傅告诉记者,“这还有条路呢,大多数巡山线都是没有路的”。

走到山腰时,吕师傅拿出望远镜开始进行导线检查观测,“这是我摸索出来的一种老方法了,就是所谓的‘采光巡线法’。经过太阳直射,导线就能反射回来。隔着六七百米远的距离,也能观测得很清楚”。吕师傅告诉记者,最佳的观测时间是在上午8点到10点之间,如果巡线的地方较远,他就要更早出门,确保能实现最佳观测。

检测完附近几处的导线,吕师傅一鼓作气地又来到了山顶的铁塔处。吕师傅对铁塔进行了例行检查,并拿出扳手对铁塔的螺帽进行了加固。“养成习惯了,都得加固一下”,吕师傅憨厚地笑了笑。

在下山的途中,吕师傅指着旁边的一片树林告诉记者,“有时候也能碰到野兽,比如熊、野猪什么的”。据他回忆,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有一次巡线,他就与一只大黑熊打了个照面。为了从黑熊出没的那个区域绕出来,吕师傅多绕了一个小时的路程。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由于坡度太大,稍不留意便容易摔倒,冬天下雪后山路会更加难走。吕师傅告诉记者,“冬天巡完线下山,手里一定要把着东西,不然一不小心,就滚下去了”。

“走进山里的时候,就需要自己带干粮。这里还好,还能在山脚附近吃上口饭”,吕师傅笑着说。但匆匆地吃完饭,没能歇上一口气的吕师傅又前往了他的另一工作阵地——组建铁塔。

除了固定的巡线工作,当有组塔送线工作时,吕师傅他们也要参与建设。当下的这条线路是66千伏“红林线”(即红石至林业局段),因为要在本月30日前完成,时间比较紧张,工友们都在抓紧时间工作。

吕师傅参与组建铁塔

做完这边的工作,吕师傅终于坐上了回桦甸的车。吕师傅指着车窗外远处大片的山林,告诉记者,“我以前在这边呆了十五年,那边那座山头都是原始森林,树特别高。你要是早来半个月,就能看到这边最好的风景了”。吕师傅望着车窗外,看着那连绵起伏的山丘,眼神中流露出他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热爱。

侧影:“劳模是我们的榜样”

记者在组建铁塔的工地见到了桦甸供电站的王海军师傅,王师傅自豪地告诉记者,“我是劳模吕师傅的师弟,我现在也是吕清森党支部光荣的一员”。

王师傅对吕师傅的爱称是“劳模”,“劳模,过来帮我看看这张图纸”“劳模,你上架的时候小心点”“劳模,你唱首歌给大家伙儿鼓鼓劲”……简单的话语中流露着师兄弟之间深厚的情谊。

“当下的66千伏红林线,工期比较紧张,大家伙儿都在抢工期。我们作为党支部成员,更是要起早贪黑,迎难而上,要争取在短时间内早日完成工作,尽早地把电送出去”,王师傅告诉记者。

姜长录师傅说,“我是吕清森服务队的成员,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在他看来,他从事的工作当然是辛苦的,“但是我们也没有怨言,我们处在这个岗位,就要担上这样一份责任,这也是吕师傅常说的,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吕师傅平时都和我们一起工作,从不叫累,我们也要向劳模学习,我们作为普通工人也要继承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姜师傅笑着说,“我也有理想,希望成为和吕师傅一样的人,劳模是我们的榜样。这不是出不出名的事儿,而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这是属于我们工人的荣誉”。

特写:“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工人”

吕师傅所巡视的那条线路,被称为“红白线”(即红石至白山段)。“红白线”蜿蜒于山林之间,平均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几乎是一个山头一座塔,最高的一座铁塔位于海拔1100米的山头上。崎岖的山路、森林中虎视眈眈的野兽、变化的四季都给巡线带来了巨大的难度,这条线路可谓是吉林地区巡护难度最大的一条66千伏输电线路。

山林中的路几乎都是靠吕师傅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而这一走,就是33年不间断。在巡线过程中,他多次面临大自然风雷雨雪的威胁,多次遭遇险境,他依然没有退缩,支撑他的,正是他内心强烈的责任感。为了更好地巡线,他也刻苦专研,总结出“桦甸地区不同季节的降雨量等与巡线工作相关的现象”、“水泥杆裂纹分析”、“采光巡线法”、“雷击情况分析以及各季节气候特点”等方法和心得,让自己能够更好地把握巡线规律。

接受采访的吕师傅

但吕师傅很少谈及他的辛苦,他笑着告诉记者,“不辛苦,现在条件也比以前好多了。‘红白线’就像是我的阵地,我要坚守好它”。当记者问及吕师傅有没有换离这条巡线的想法,吕师傅摇摇头说:“走了几十年,我对这条线路都有感情了。哪里应该加强注意、哪里应该多走几遍,我心里都记下来了,对它太熟悉了。”上级领导也曾考虑让吕师傅换轻松一点的工作,但吕师傅拒绝了。在吕师傅看来,“红白线”巡视难度大,新手很难在几个月中适应,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才能保障安全供电,所以他坚持留下来巡护这条线路。

吕师傅曾经获得多项荣誉:“五一劳动奖章”、“感动吉林十大人物”、“感动江城任务”……一项项荣誉,无一不体现着吕师傅这三十余年来为电力系统做出的贡献。可在吕师傅看来,“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工人,这是我的岗位,我在这个岗位上,就一定做好这份工作。我一定要学到老、做到老”。吕师傅对“成功”有着自己的看法,“很多人说我得了这么多荣誉,说我是一个成功的人。在我看来,能把电输送出去,电力系统不出问题,就是我最大的成功”。

现在电力系统有着以吕师傅命名的“吕清森党支部”和“吕清森服务队”,吕师傅告诉记者,“我也是其中普通的一员,获得再多的奖和荣誉,我也和他们一样。再说,我的荣誉也不是靠我自己一个人完成的,这也是集体给我带来的荣誉”。在吕师傅看来,家庭成员妻子、儿子也都给了他莫大的支持。

谈到对未来的打算,吕师傅说:“我还要多看书,多专研,以后争取多带几个徒弟,更好地来巡护这条‘红白线’”。作为十八大代表的吕师傅很快就要去北京参加会议,“我要珍惜这次机会,好好去学习”,吕师傅笑着说。(记者 陈尤欣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曹艳英